國產動畫經過多年的發展,近些年出現了新的趨勢,其內容題材從低幼題材向青少年題材擴充,發行渠道從單一的電視臺渠道擴展到互聯網渠道,盈利方式從播放版權收益加衍生玩具的模式擴展到廣告植入、游戲化、影視化等IP化的盈利模式,這些變化將國產動畫從傳統文化影視產品躍升為互聯文化產品,將粉絲的價值進行最大化的挖掘。
模式的轉變,帶來的是資本的涌動,根據不完全的統計,2015年至2016年二季度,新開播的國產動畫(非低幼題材)超過120部,其中超過1億以上播放量的熱門動畫也超過了27部,這個局面充分的體現了國產動畫的創作能力以及用戶對于國產動畫的接受程度,對于原有日美動畫占據絕大部分國內非低幼動畫市場的局面是一個新的突破。
在互聯網視頻站宣發更貼近目標用戶的使用習慣,更強的互動性激發用戶的參與熱情。
互聯網視頻站點相比傳統的電視臺播放有更加廣闊的前景,根據互聯網監測報告顯示,目前符合非低幼動畫受眾的16-28歲群體的互聯網使用人數超過2.19億,使用頻率達62.3%,這個數據遠遠超過了該用戶群體對于電視的使用量。除開用戶量更廣闊外,互聯網的互動性、參與性是傳統電視渠道無法企及的,以國內最大二次元站BILIBILI為例,其每天可產生UGC內容數萬級,用戶互動量(包括彈幕,評論等)達到300萬次,這簡直就是一個觀影的狂歡。在《不良人》、《超神學院》、《瘋味英雄》等當紅國漫的評論區、彈幕上可以看到用戶對作品的評價,制作官方與用戶的交流,當然也有用戶為各自觀點的爭論。因此互聯網平臺的播放更加能拉近用戶與動畫、用戶與用戶、用戶與制作公司間的距離,這為動畫的IP化的盈利模式提供了黏住粉絲的基礎。
社交類的自媒體對于動畫的傳播是不可或缺的陣地。
當動畫遇上互聯網,它就擁有了一對可以翱翔天際的翅膀。用互聯網的產品思維去做動畫的運營是當下熱門動畫的一大特點。作為當前各類互聯網營銷的重點陣地,自媒體中意見領袖的影響力、用戶自發傳播的爆發力是自媒體最有價值的兩個特點。相比傳統的廣告投放,這種營銷的手段往往可以起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通過對一些熱門動畫的自媒體監測,我們可以看到他們在這方面的營銷利用得也是比較多的,通過對他們貼吧、微博等官方自媒體上用戶的留言我們也可以看到,一些自媒體領袖對他們的宣傳的巨大作用。這些現象都表明我們現在的國產動畫公司已經走上了互聯網營銷之路,并且還做得相當的專業。

以《超神學院》和《瘋味英雄》為例,《超神學院》利用互聯網化思維成功打造天使彥這個一形象,在用戶群體和粉絲中具有非常高的人氣。《瘋味英雄》通過互聯網化營銷拉近與用戶之間的距離,短短一年時間內收獲50多萬用戶,僅播出12集就將播放量突破到了1.5億次。越來越多的動畫公司都在證明社交類自媒體對動畫的宣傳具有非常大的作用。
通過粉絲文化建設加強粉絲運營,使得動畫IP更具持久的生命力
粉絲的凝聚力除了動畫內容好以外,更需要的是營造具有向心力的粉絲文化氛圍。目前的熱門動畫如《超神學院》、《秦時明月》、《瘋味英雄》都在通過微信、QQ群等方式組織了自己的粉絲群,通過建立粉絲管理的體系激發用戶的熱情,達到挖掘用戶傳播、付費、內容產出的價值。
作為粉絲內容的產出,大多集中在原動畫產品的二次創作,對于原動畫的傳播、用戶間交流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通過BILIBILI可以看到,熱門動畫的用戶自產出內容都很多。

當前除了鼓勵和營造用戶自產出內容來營造文化以外,coser的元素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在這一方面老牌的國產動畫《秦時明月》做得相當不錯,他們的粉絲群體已經形成了一個較為固定的coser團隊,持續為原片產出內容。

另外我們也注意到,國漫新銳《瘋味英雄》也開始在這方面進行了探索,近期網上就爆出不少COSER其動畫角色的照片。相信這一塊內容的建設會為動畫產品增色不少。

跨界創新,尋找新的突破
二次元用戶具有年輕、死忠的特性,已經有很多傳統商品開始關注到這批未來的潛力消費人群,目前已經出現了手機、奶茶在BILIBIL上進行二次元用戶的宣傳案例,某涼茶也和國產動畫《雙月之城》進行植入合作,這些都是對國產動畫新盈利模式的探索。
另外,最近國產動畫《瘋味英雄》10月7日即將在武漢舉辦的線下首映會,據悉也有小米、斗魚TV、名龍堂等多家公司參與其中,進行跨界合作。他們的合作不管是在盈利模式上還是在宣發、粉絲運營上都是一種新的嘗試,一來多方的粉絲可以進行融合,二來對于《瘋味英雄》的粉絲而言一定也會獲得不少福利。

國漫在悄然的發展和改變,這種改變讓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他們能取得更大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