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剛剛結束的總統大選辯論中,希拉里放話“我已經做好了當總統的準備”,并對川普的無厘頭指責報以“迷之微笑”。這就是有整個硅谷撐腰的女人的底氣!從支持數據加密與隱私保護,到關于科技創新的倡議,希拉里的每一個動作似乎都深合硅谷的心意。而這一切都來自于希拉里團隊與生俱來的“硅谷基因”。

美國總統大選兩黨候選人希拉里·克林頓(Hillary Clinton)和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剛剛結束了首場電視辯論,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和各大主要電視臺都進行了直播。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硅谷科技企業和公司大佬幾乎都是一邊倒的支持希拉里,因為希拉里此前所披露的執政理念已經非常明確表示出了自己對于科技創新、數據加密、知識產權以及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支持。
今年8月,喬布斯的遺孀勞倫娜·鮑威爾·喬布斯(Laurene Powell
Jobs)為希拉里展開了一次籌款活動,并成功從20名參與者處籌得了400萬美元。庫克也曾自掏腰包出資5萬美元助力“希拉里勝利基金”(Hillary
Victory Fund)的籌款活動,此次活動列出了3個不同的捐款檔次,分別為5萬美元、1萬美元和2700美元。
相比之下,川普在科技界的人氣則非常低,目前公開支持川普的科技界代表人物僅有PayPal聯合創始人、天使投資人彼得·泰爾(Peter
Thiel)。而且,此前就有數十名科技界領袖聯名發表公開信,譴責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表現出的反創新態度。他們在信中稱,川普當選總統將成為“創新災難”,威脅美國蓬勃發展的科技經濟。
支持數據加密與隱私保護 希拉里的三觀“很硅谷”
應該說,希拉里此番能夠獲得科技界的廣泛支持,主要得益她于六月份在競選官網hillaryclinton.com上公布的《希拉里·克林頓關于科技創新的倡議》(Hillary
Clinton’s Initiative on Technology &
Innovation)。這份倡議書洋洋灑灑幾大頁,涉及了不少備受科技公司關注的話題,而且也同蘋果數據加密和隱私保護政策上的態度保持了一致。
《希拉里·克林頓關于科技創新的倡議》中最核心的一點就是“在鼓勵創新的同時致力于保護個人隱私”,而這同此前蘋果一直倡導的觀點幾乎不謀而合。比如,希拉里堅持認為“保護美國公民安全”和“保護隱私權利”并非單選題,這樣的言論幾乎同庫克在對抗FBI時候的論調一模一樣。
今年2月,川普在佛羅里達州棕梠灘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自己在當選總統后會要求蘋果在美國生產iPhone,而不是在中國。同時,他還提議在蘋果按照政府要求開發全新系統前全面禁售該公司產品,并認為蘋果拒絕同FBI就加州圣伯納地諾(San
Bernardino)血案其中1名槍手的手機破解展開合作是自己的營銷策略之一。

川普號召抵制蘋果
在此之后,蘋果就明確表示不會為川普的競選活動提供經濟或者技術支持。但該公司給出的理由是自己并不認同川普在少數名族、女性和移民政策上的看法,而沒有提及有關隱私和數據加密等話題。
當然,蘋果不能代表整個硅谷,但聯想到此前蘋果與FBI大戰時硅谷大佬一邊倒支持蘋果的情形就不難發現,希拉里在數據加密與隱私保護上的態度,不單是迎合了蘋果,而且是整個硅谷。
重視STEM人才 希拉里的競選計劃成硅谷“愿望清單”
今年6月,希拉里在其競選官網上發布了《希拉里·克林頓關于科技創新的倡議》(Hillary Clinton’ s Initiative on
Technology & Innovation,以下簡稱“倡議”),外界分析認為,這份“倡議”讀起來幾乎就像是硅谷的“愿望清單”。

《希拉里·克林頓關于科技創新的倡議》
美國風險投資協會主席兼CEO鮑比·富蘭克林(Bobby
Franklin)就表示:“毫無疑問,希拉里的科技議程中包括了很多好東西。如果細節像藍圖這樣美好,我們將積極支持希拉里政府的這些議程。”
在計劃中,希拉里承諾2020年為所有家庭提供高速網絡服務、減少監管限制、支持網絡中立規則(禁止互聯網供應商攔截內容)。希拉里還提議投資計算機科學、工程教育、擴展5G移動數據,在更多機場和車站提供便宜的Wi-Fi網絡,將綠卡附在獲得STEM學位的外國出生學生的畢業證書上。
自奧巴馬執政以來,美國政府對STEM教育(即科學、技術、工程、數學的教育)的重視程度又上了一個新的臺階。而這次的“倡議”中,第一條就提到了對計算機科學及STEM教育的扶持:“要讓每一位美國學生都有機會學習計算機科學”;“私營企業和非營利組織要在十年內培養5萬名計算機教師”。
希拉里對STEM人才的重視也現在她在移民政策方面的主張。她在“倡議”中表示,“我們往往把那些由我們的高校自己培養起來的海外人才送回家鄉,而不是讓他們留下來為我們的經濟出力。”今年7月,希拉里競選團隊公布STEM人才畢業即獲綠卡的提議,在各大科技媒體上造成刷頻之勢,作為美國STEM領域“頂梁柱”的中印兩國人民歡欣鼓舞。
不過,希拉里關于STEM畢業自動獲綠卡的豪言也遭到了質疑。比如有人認為,科技公司一旦發現可以以更低廉的價格雇傭優秀的海外應屆生,這些“小鮮肉”很快就會取代老員工,帶來年齡歧視問題,對科技界的工資水平也會造成沖擊。
硅谷Fenox Venture Capital的CEO安尼士?吾札曼(Anis
Uzzaman)表示:“她所提議的這些野心勃勃的計劃或許無法馬上落到實處,但這是一個良好的開端。”
科技范兒原是希拉里競選團隊的基因
根據《連線》(Wired)雜志此前的報道指出,希拉里現在已經擁有了一支由50名專業的程序員和開發者構成的技術團隊,相當于一家小有規模的硅谷科技創業公司。而且,他們原本大多供職于Facebook、谷歌、Twitter等一些大型科技公司。

希拉里和她的競選團隊
事實上,在大選中重視技術并非是希拉里最早做的事情。早在2012年奧巴馬競選時,民主黨的競選團隊中就吸納了一批有類似特質的科技人員,他們開發了一套數據庫Narwal用于管理投票情況,同時通過選民數據來反映大選的競選趨勢。
根據Deeperblue展開的調查顯示,希拉里的這支超級科技團隊在成立至今的一年半之內開發了大約50項后端框架、服務于20個前端應用、建立了237個Github項目、維護了一個為數據科學家和分析師團隊服務的密集型數據倉庫。
此外,希拉里的技術團隊還能應對一些突發的技術問題。2015年,聯邦競選委員會報告競選籌資截止日當天外部郵箱系統突然崩潰,但希拉里的競選團隊在4個多小時內就成功搭建了一個臨時郵箱系統Balloon自如的應對這一突如其來的危機。
Deeperblue還對比分析了兩黨候選人的競選網站,希拉里的競選主頁流量從2016年2月以來一直在穩步上升,而川普的網頁在初期占有流量優勢的情況下在突然在5月中旬下降,最終被希拉里超過,而5月一向是兩黨黨內競選的關鍵月份。
在希拉里競選團隊中不得不提的重要人物就是她的競選CTO斯蒂芬妮·漢農(Stephanie
Hannon),她也是美國大選歷史上第一位女性CTO。漢農此前是谷歌的一名產品總監,在《連線》評出的“20位影響2016年大選的科技人物”中,漢農位列第四。谷歌董事長埃里克·施密特排第一,而硅谷最有影響力的女性Facebook
COO雪莉·桑德伯格甚至都排在了漢農之后,位列第八。
出任希拉里CTO之后,漢農更加頻繁參與討論女性職業的相關活動,并參與起草了《希拉里·克林頓關于科技創新的倡議》。也正是由于這份議程,希拉里被《連線》雜志稱作“史上第一位整體規劃科技發展戰略的總統候選人”。
在另一方面,川普所帶領的共和黨在技術上一直沒有什么動作。川普的策略是將重點更多地放在電視臺和社交媒體,比如Twitter這類社交平臺來傳遞自己的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