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速途網9月18日消息(報道 李雪萌)9月16日下午六點開始,一組有關演員喬任梁因“SM過度”死亡的消息在微博上迅速傳播開來。一時間,驚愕、懷疑、惋惜的聲音不絕于耳,然而消息坐實之前,微博平臺上更多的卻是戲謔。
在整個事件中,人們并不關心喬任梁是不是真的去世,真正刺激他們好奇心的是“SM”的字眼。的確,殘忍一些講,以喬任梁在娛樂圈的名氣,一條不知哪里冒出來的小道消息也不至于讓微博、豆瓣、頭條等幾大消息平臺癱瘓。
當晚,微博CEO王高飛發微博稱“這次流量相當于女排奪冠+王寶強離婚”被網友狂噴隨后秒刪,直到官方媒體確認喬任梁抑郁癥自殺死亡后,關于喬任梁死因的種種猜測仍然沒有停止。而在這個過程中,微博作為平臺方,是否應該表態,或者說應該傳遞自己怎樣的價值觀?

死亡是一項莊重的隱私
在這個全民娛樂的時代里,“隱私”這個詞的屬性已漸漸模糊。微信、微博的出現讓大眾可以隨時隨地的將生活中的瑣事曬出來分享,而微博更是拉近了平民大眾與明星偶像的距離。通過微博,明星可以與粉絲分享自己生活中的點滴,粉絲們透過簡單的文字與圖像可以了解到偶像的脾氣秉性、工作活動、甚至是生活習慣。
久而久之,微博的社交屬性似乎逐漸減弱了,明星與粉絲之間的交流更多的是一種單項互動,微博似乎成為了一種粉絲窺探偶像生活的工具,也成為檢驗偶像人氣的一項標準。明星結婚、生娃、離婚都可以在微博上用一紙聲明搞定,而死亡,是否也能拿來分享?
很多人覺得,選擇了娛樂圈在某種意義上來講就等于對個人隱私權的讓步甚至放棄。藝人是一種職業,表演是他們的工作,但死亡并不是娛樂表演系統中的一環。喬任梁一定想不到,當自己人生謝幕的時候,死亡卻成為這一生最盛大的表演。先是對他死因的各種無端揣測,緊接著家庭關系也被網友扒出,更有媒體對現場殯儀車進行跟車直播……一個公民的死亡成為街頭巷議的談資被人指指點點,大眾是否應該反思自己的價值觀?窺私是人的本性,但以此之名肆意傷害他人,這本身近乎邪惡。

社會輿論殺死喬任梁,微博無形中當了砧板
當真相終于大白于天下時,“抑郁癥”開始成為大眾關注的新的焦點。一個陽光帥氣的28歲大男孩,你很難將他與這種病聯系起來。然而作為公眾人物的他,一言一行都被大眾無限放大,再怎樣的謹言慎行也抵不住網友的捕風捉影。在喬任梁經紀公司發布的聲明中,可以找到他罹患抑郁癥的原因——網絡暴力。

總是那些看不見的傷痕更深更疼。如果說社會輿論是把刀,那么微博則可能充當了砧板的角色,將一個美好的少年刺得遍體鱗傷,最終不得不已最殘酷的方式與這個世界告別。印象中喬任梁經歷的最大的網絡暴力事件就是去年天津爆炸事件,他的祈福微博之中用了“飛蛾撲火”的字眼,一時間,微博評論下對他的指責謾罵鋪天蓋地。或許只是用詞不當,卻讓他招致了瘋狂的人身攻擊,也許這就成為他悲慘命運的致命一擊。
有人說,身在娛樂圈,必須要有一顆強心臟,因為詆毀的聲音會多過贊美。前段時間古力娜扎就因為大量粉絲在她微博下對她進行人身攻擊而關閉微博評論,她曾在節目上哭訴:“我究竟做錯了什么?”
是的,他們究竟做錯了什么呢?天津爆炸不是因為喬任梁,翰爽分手也不是因為古力娜扎,他們明明什么都沒做,卻要背負罵名,這對他們就公平嗎?
當微博成為道德綁架的繩索時,你做什么都不對

這兩天“喬任梁”一直占據微博熱搜榜,和他一起上熱搜的,還有他的朋友們。當喬去世消息被坐實,昔日好友付辛博、何炅、李易峰、井柏然等紛紛在微博表示悼念,卻遭到不少網友痛批:借好朋友去世蹭熱度。而早前多次合作的好友陳喬恩、趙麗穎遲遲沒有更博,網友跑到兩人微博底下大罵:好朋友都去世了你們連句話都不說,還有沒有良心啊?

今早,陳喬恩經紀人在微博寫下“心疼”二字。知情人透露陳喬恩聽到噩耗已兩天未進食,哭到不能上妝。然而就是因為沒有發文悼念,讓她成為眾矢之的。昨日鄧紫棋轉發了自己上節目的微博,被網友狂噴:喬任梁都去世了你還有心情宣傳?娘娘蔡少芬發了一組過生日的照片,同樣被網友罵:你還有心情過生日……她們招誰惹誰了?
我們并沒有說微博錯了,微博的初心是一個社交平臺,在經歷過起伏后,微博的股價由2015年8月最低點的8塊多美金,上漲到今天的50美金左右,市值超百億美金,可以說是中概股中非常引人矚目的一只。
而此次事件會讓微博的流量創新高。但我們總覺得,微博不應僅僅是一個流言集散地、一個閑話中心,更不應該成為道德綁架的工具,言論自由的背后,也許應該是對價值觀的重新審視,而這方面,平臺是有責任和義務的。
你不該是這樣的,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