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前四個月可能知豆最難熬的一段時間。
今年以來,由于國內騙補、電池技術不合格等負面新聞,以及補貼法規未能出臺,知豆決定 1 到 4
月停產。這導致其在今年前四個月銷量為零。此外,知豆部分經銷商因為無車可售,轉戰其他品牌,其經銷商數量從 430 家減至 210 家。
知豆總裁鮑文光向我們表示:「我們是新品牌,和經銷商的粘性還不高,突然停產了,經銷商沒車賣了,就會去找其他品牌。」他自嘲道,「突然騙補的事情來了,那時候所有人都認為知豆是第一個騙補的。」
好消息是,今年 5 月,知豆在蘭州的工廠已經恢復生產,「工信部專家組過來工廠驗收,驗收也通過了。」經銷商從 210 家上升至 360
家左右。鮑文光形容上半年是「經過了生和死的考驗。」
知豆汽車是由主攻電驅動技術的新大洋集團與吉利汽車共同打造的電動汽車品牌,成立于 2015 年 1
月。知豆借助后者生產、研發、技術和市場平臺,生產出了知豆 D1、D2 系列微型電動車。
與吉利合作一年半后,今年 6 月 22
日,吉利汽車發布公告稱,吉利控股集團已與一獨立第三方投資者簽署協議,著手出售其所持有的知豆汽車股權。這一舉動被外界解讀為「吉利不要知豆了」。
鮑文光告訴我們,這只是內部的一次股權變更。目前知豆使用的是吉利的生產資質,吉利只有減持知豆的股份,讓知豆成為第一大股東,知豆才有獨立申報的資質的機會。關于股權變更,鮑文光透露,今年年底前知豆的股權變化將會塵埃落定,明年年初可以申請生產資質。
9 月 12 日,知豆 D2S 正式上市,新車續航里程為 180 公里,補貼后售價為 5.68 萬元。鮑文光預計知豆 D2S 的月銷量會在 D2
之上,達到四五千輛。此外,知豆還將于 2017 年推出 D3,2018 年推出 D4,而知豆四座版 Z 系列車型已經在研發當中。
對于微型電動車,鮑文光曾經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砸鍋賣鐵」、義無反顧去做這個市場。這是因為當下要發展新能源汽車最好的就是走小型化道路。鮑文光相信,微型電動車是最適合中國家庭的第二輛車,「做增量市場,不做存量市場,是知豆的市場定位。」
微型/低速電動車的市場到底有多大?
據全國乘用車聯席會的統計數據,2015 年全年,吉利知豆共計售出 2.53 萬輛純電動車, 成為 2015
年單車銷量最高的國產純電動乘用車,也幫助吉利實現了 2015 年整車銷售同比增加 32%。
在去年,就是這種「相對低端的電動汽車」領跑了全國純電動車市場。據了解,目前北汽、東風、上汽、奇瑞等國內車企,將三門兩座的微型電動車已經排上規劃日程。此外,新進入這一領域的新興汽車廠商還有車和家、開云汽車等。
有業內人士認為,盡管微型電動車在續航里程、安全性和舒適性等方面存在短板,補貼退坡等政策上的不確定性也給微型電動車的未來蒙上一層陰影。但是微型電動車的代步車作用,其市場空間很大,目前市場需求還沒有被政策很好地引導出來。
以占據國內低速電動車市場半壁江山的山東省為例,2012 年至 2015 年全省低速電動車保有量連續四年保持高速增長,同比增幅分別為
196.4%、45.8%、54.4%、85.6%。2015 年,全省低速電動車產量高達 34.7 萬輛,遠高于同期全國純電動乘用車 14.28
萬輛的產量。
渤海證券指出,保守估計低速電動車市場容量超 1000 萬輛,市場規模超 2000 億元。而 2015 年全國低速電動車保有量僅 70
萬輛左右,市場潛在空間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