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來自“中國勞工觀察”(China Labor
Watch,以下簡稱為CLW)的一份報告顯示,隨著蘋果的銷量和利潤的下滑,iPhone生產線上的中國工人正在承受著隨之而來的苦痛。

2015年5月-2016年5月,CLW通過走訪以及對比超過2000名和碩工人的工資單發現,隨著蘋果的吸金能力下降(今年7月,蘋果稱第三季度利潤為78億美元,而去年同期為107億美元),蘋果供應商們承受了巨大的壓力,iPhone工廠的環境更加惡化。
報告對準蘋果供應商之一的和碩,這是一家在全球僅次于富士康的第二大電子產品合同制造商。CLW指出:“為了分擔來自蘋果的壓力,供應商和碩采取了一系列辦法,把壓力轉嫁給工人。”
這樣的情況讓一直以來努力改善勞工環境的蘋果十分頭疼。實際上,近幾年,特別是在庫克的帶領下,蘋果在勞工環境改善方面取得了很多進步。蘋果對供應商規定,工人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60個小時,并且每周至少休息一天。然而,CLW發現,其工人一周工作時間超過80個小時,違規加班現象在這家工廠十分普遍。
該報告稱,因為他們獲得的小時工資較低,和碩的工人被迫加班。和碩與蘋果CEO庫克的政策一直在推動工人基本工資下降。
通過對比近兩年的工資條,CLW發現,雖然中國平均工資已經上調,但是和碩砍掉了工人的一些福利,工人們實際上沒有去年掙得多。
報告顯示:“2015年,工人時薪1.85美元,2016年,工人的時薪提升為2美元。然而工廠削減工人的福利和保險待遇來調整工資,工人的時薪實際只拿到1.6美元。”
對此,蘋果發言人拒絕回應,和碩方面也暫未對此予以回應。

工廠工人接受點名
今年4月,彭博社曾實地探訪了和碩在上海開設的一家大型工廠,報道了工廠引進了一系列高科技面部識別軟件和管理系統,防止工人超時工作。一名工人稱:“我們從來沒有工作超過60個小時。”但是另一名和碩工人說,底薪意味著一些人想要爭取加班。
針對彭博社的報告,CLW指出,“記者看到的現象只是和碩希望你看到的。”之后,CLW通過檢查工資條發現,工人加班的現象很普遍。
CLW是一家總部位于美國紐約的勞工權益組織,自2013年起,該組織每年都會發布針對和碩工廠環境的報告。和碩聯合是第二大iPhone供應商,僅次于富士康,后者在員工待遇上也存在很糟糕的歷史記錄。
蘋果是在2013年將部分iPhone供應鏈從富士康轉移至和碩聯合,此前,富士康幾乎壟斷了蘋果iPhone的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