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些年80、90后們看的網絡小說,在這兩年全都變成了網絡劇。
這個暑期檔里,隨著《老九門》、《幻城》、《誅仙青云志》等網絡文學改編劇的上映,IP(Intellectual
Property)劇霸屏現象再次上演。

熱播劇《老九門》劇照
自2015年“IP元年”開始,資本對于IP的追逐熱度不減。隨著一部部IP改編劇搬上熒屏,“圍觀群眾”逐漸看清楚了這里面的門道:無論是炒明星CP(couple)、還是號稱天價“IP”,其實都是套路,你的“偶像”和那些在資本圈長袖善舞的老司機們一樣,比你更懂游戲規則。
老司機的套路一:大制作、大明星
7月31日,霍建華與林心如的婚禮上除了“還珠三姝”18年后重聚令人感慨唏噓外,一張號稱是“隨意搭配就變成劇組重聚”的照片也刷屏了朋友圈。

林心如婚禮現場照片
這個隨意組合就變成《仙劍奇俠傳三》、《還珠格格》、《傾世皇妃》、《刑名師爺》、《如懿傳》、《步步驚心》等劇組重聚的照片,從側面反映了一個現象:熱播劇里的熟悉面孔總是那幾個。
這種現象不獨獨出現在電視劇里,著名導演馮小剛也曾發出這樣的感慨,“現在資本投資電影總會關注到是否會有那幾個人。”
IP劇搭配大明星的玩法并不新鮮,在動輒上億元去購買大IP的背景下,大明星背后的數量眾多的粉絲可以讓投資人心里對“賺錢”有點底。因此“大IP+大明星”幾乎成了部分IP改編劇的標配。
綜觀去年到今年的幾部大IP劇,無一例外都起用了一線明星加盟。《花千骨》請到了霍建華、趙麗穎;《羋月傳》則有孫儷、劉濤同臺飆戲;《瑯琊榜》由胡歌擔任男主角;《如懿傳》則是周迅和霍建華擔綱主演……
除了大明星之外,大IP的吸引力顯得更加引人矚目。速途研究院首席分析師鄭春暉認為,網文爆款作品,通過長時間積累更為牢固的粉絲群體,讓影視作品與游戲有了作為爆款的基礎。
《盜墓筆記》、《花千骨》等IP的出現正是這樣的代表。據官方公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6月12日上線總播放量達到28.7億,平均單集播放量為23933萬。
或許正是有這樣的播放數據在前,資本對于大IP的投入顯得愈發“大手筆”。2016年上海電視劇制播年會上,兩部尚未開拍的電視劇,就被曝出賣了近1500萬元一集的高價。為大IP如此燒錢是真能掙到錢還是炒作賺吆喝?
易觀智庫分析師黃國鋒認為,“業內天價IP制作成本上升是肯定的,但有沒有曝出來的那么高,我覺得是沒有的。”
但對于制作方而言,成本是肯定能收回來的。黃國鋒拿《花千骨》舉例,據公開資料披露,《花千骨》投資成本為1.05億元,按50集計算,單集成本為210萬元。通過預售首輪播放權和5年獨家信息網絡傳播權,出品方在該劇開播前就取得了1.68億元收入,第二輪播放權出售后,慈文傳媒憑借該劇版權所獲總收入超過2億元,凈利1億多。
艾瑞分析師郭成杰則認為,其實目前的IP價格還是偏低的,我們不能拿現在的價格去跟幾年前的市場環境相比,幾萬塊錢就能買一個網絡小說版權的時代不能代表IP的真正價值。而且郭成杰認為,“未來資本對于IP的關注肯定還會持續,而且理論上頭部產品肯定會形成溢價,而且上游的IP授權還會炒一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