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速途研究院7月27日報告 智能手機的普及將人們的娛樂需求從PC帶向移動端,這一點在游戲產品上體現的尤為明顯。隨著各大游戲廠商、互聯網巨頭的布局,2016年中國手游市場繼續升溫。而在上半年的手游市場中,策略類手游的表現尤為明顯,在手游領域的份額持續上升,《皇室戰爭》、《保衛蘿卜3》的火爆更是將策略類手游的發展帶上了新高峰,讓這一細分手游領域廣泛受到了用戶和廠商的關注。
速途研究院分析師團隊根據互聯網相關數據與調查,針對2016年上半年移動游戲市場進行分析,解讀移動游戲市場及策略類游戲細分市場的發展趨勢。
迎來爆發的移動游戲市場

(速途研究院制圖)
和PC端的游戲相比,移動游戲的啟動地點更便捷,幫助人們在公交地鐵、衛生間等場景打發了無聊的時間,隨時滿足人們的游戲需求。不僅如此,和PC端相比,移動游戲由于智能手機、平板的觸控、音頻效果,在玩法上也不斷創新,逐漸受到了越來越多用戶的追捧,而一些如《夢幻西游》類的PC游戲也紛紛在移動端開始IP布局,快速占領這一入口。綜合2015年市場的表現,2016年的移動游戲市場預計將達到950.7億元。
移動游戲領域百家爭鳴

(速途研究院制圖)
從移動游戲的類型上看,移動游戲領域呈現出百家爭鳴的局面。今年上半年,棋牌類游戲的活躍用戶數量占比最高,主要原因是由于其操作簡單,受眾范圍廣,不局限于年輕人群,成為人們消遣的工具。而其后幾類游戲的占比和棋牌類游戲差距并不明顯,占比都在10%以上。值得關注的是,策略類游戲在2016年上半年在各類型游戲中的占比達到了12.4%,成為手游細分領域的一匹黑馬。
策略類手游用戶粘性最高

(速途研究院制圖)
在關于各類手游用戶周啟動次數的調研中發現,策略類移動游戲用戶的粘性最高,平均周啟動次數超過20次,休閑益智、角色扮演、棋牌游戲類的手游周平均啟動次數在10次以上。與其他類型的手游相比,策略類游戲的優勢在于,既不像棋牌類、競技類等游戲升級系統薄弱,又不像角色扮演類等游戲上手困難。策略類游戲往往操作簡單,但是如果想要玩的更好,則需要好事多磨,反復琢磨。這或許就是策略類游戲用戶粘性最高的原因。
策略類手游皇室戰爭登頂

(速途研究院制圖)
在2016年上半年的策略類手游熱度排行中,皇室戰爭毫無疑問登頂。這款由芬蘭開發商制作的游戲,在卡牌角色、游戲功能上設計的簡單輕快,可玩性強,還可以與世界的玩家對戰,因此快速風靡全球。在騰訊平臺上線后,更是在國內掀起一股熱潮,受到了海量玩家的追捧。而近期保衛蘿卜3也終于上線,再次為策略類游戲點亮了火把,但由于上線時間較晚,在上半年的整體熱度排名較為靠后。
策略類手游評分排行

(速途研究院制圖)
主流策略類手游的用戶評分上看,呈現出參差不齊的特點。可以看出,即使現在最火的皇室戰爭綜合評分也只有6.8分,說明策略類手游在體驗上有著明顯的提升空間。與其他類型的手游相比,策略類手游非常重視游戲的功能細節,每一個細節上的失誤,都可能造成游戲整體的體驗不好,或者是失去平衡。
策略類手游IP較少

(速途研究院制圖)
在IP分布上看,策略類手游65%屬于非IP游戲類型。一些IP類型的手游,則主要改編于具有戰爭題材的影視或文學作品,在IP題材上是有局限性的,這一點和角色扮演、動作類的手游差別很大。幾乎每個武俠、玄幻類的作品都很容易制作成角色扮演類的手游,但對于策略類游戲來說,則需要面臨嚴格的篩選,否則就毫無意義,畢竟市面上像《三國》這樣的戰爭IP少之又少。
策略類手游用戶年齡相對較大

(速途研究院制圖)
年齡分布上,策略類手游在30-39歲的年齡區間上超過了20-29歲的用戶。似乎與相對年輕的人群相比,策略類的游戲更受到年齡大些的人喜歡,PC端的紅色警戒、帝國時代等亦是如此。策略類游戲比較注重對大局的戰略把握,并沒有動作類等游戲快速升級、擊敗對手的快感。和年輕的玩家相比,年齡大的用戶似乎更具耐心。
男性是策略類手游的主導群體

(速途研究院制圖)
策略類手游的性別屬性上看,男性用戶幾乎占了九成。不僅是由于男性本身的策略性和思維更強,更在于很多策略類游戲都和戰爭題材相關,更加容易吸引男性用戶的參與。而隨著策略類手游的不斷發展,可玩性不斷提高,比如《保衛蘿卜》等游戲在畫風的設計上更加簡潔可愛,可玩性也較強,逐漸收到部分女性用戶的青睞。
速途研究院分析師團隊認為,移動游戲市場在未來的前景十分可觀,核心在于用戶在移動游戲領域的付費習慣逐步受到培養。策略類手游作為移動游戲領域的一匹黑馬,面臨的問題也在于整體用戶的付費水平并不高,和其他類型的手游相比,策略類手游很難找到刺激用戶付費的關鍵點。好在策略類手游的用戶粘性很高,用戶流失率低,給了開發商們足夠的時間去探索,只有盈利模式逐漸清晰,策略類手游才算邁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