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游戲工委發布的《中國游戲產業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的數據顯示,2016年1-6月,中國游戲用戶達到4.89億人。具體而言,客戶端游戲用戶規模達到1.38億人,同比增3.1%;網頁游戲用戶規模達到2.79億人,同比降8.7%;移動游戲用戶規模達到4.05億人,同比增10.7%。
報告指出,在1-6月中國游戲市場(包括網絡游戲市場、移動游戲市場、單機游戲市場等)實際收入達到787.5億元,同比增長30.1%。
在各個細分市場方面,客戶端游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達281億元,同比增長5.2%;網頁游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達100.6億元,同比下降2.1%;中國移動游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達374.8億元,同比增長79.1%。值得一提的是,手游的銷售收入已經占到整個游戲產業的收入的47.6%,近乎半壁江山。
報告提到,2016年上半年,游戲產業市場銷售收入同比持續增長,主要是因為去年下半年以來,移動游戲重度化加劇,由端游改編的手游擁有良好的付費習慣,手游用戶ARPU值快速提升。此外,游戲產業跨界聯動加速,影視、動漫、小說、直播等關聯產業快速反哺游戲,為游戲帶來之前未開拓的用戶群。
游戲正在快速加入泛娛樂產業中,新游戲對關聯文創行業的依賴程度在加重。表現出色的新產品中,由關聯文創行業的IP改編而來的產品占據了多數。移動電子競技賽事也已經形成生態。
VR游戲前景未定
在技術發展、用戶需求、媒體報道、資本等因素共同推動下,VR游戲已成趨勢。但實際上,VR游戲仍處于探索階段,未知因素可能左右其市場發展前景。
目前來看,VR用戶群分散在不同的硬件平臺上,推高了VR游戲開發商成本。同時,適合VR的游戲類型有限,較好體驗的VR設備還很昂貴,價格便宜的容易導致眩暈。
而去年比較受關注的電視游戲依舊低速發展。受多重因素影響,電視游戲市場增長有限。由于主機游戲錯過了黃金發展期,國內受眾有限,付費模式與國內大部分的游戲用戶付費習慣不符,電視游戲市場開拓成績平平。
游戲概念資本關注度降低
截止2016年6月,中國上市游戲企業163家。其中A股上市游戲企業占81%,港股上市企業占比10.4%,美股上市企業占8.6%。
報告稱由于游戲概念降溫,資本關注度降低,業績對賭承諾無法完成等風險,游戲產業并購速度正在加快,爭取在時間窗口關閉前完成交易,催生出高溢價并購,大規模融資比例上升,百萬級融資成為主流。
新三板成為中小游戲企業重要融資渠道。截止2016年6月,新三板掛牌游戲企業共95家,北上廣新三板掛牌企業占72.1%。
中小企業生存面臨挑戰
報告指出,游戲產業整體增長趨于穩定,競爭狀況依然激烈。
具體來看,研發商出現兩極分化,擁有過成功產品的研發企業成為市場熱捧的對象,中小研發企業生存面臨挑戰。上半年,市場競爭主要在手游領域展開,大企業控場格局強化,借助資源占領市場,實力雄厚的研發商成了追捧對象。但市場競爭將會推高市場風險,整合節奏加快。
發行領域,優秀發行商頻出,但是因為處于產業鏈中間環節,在激烈競爭中,利潤空間有限,電信運營商面臨發展瓶頸。產品層面,受成本上升等因素影響,中國游戲市場產品數目出現下滑,對于品質要求提高。
在全球游戲市場中,中國游戲產業正依靠輕量級游戲參與競爭。在端游、主機游戲領域,中國游戲依舊和海外游戲存在差距。
端游回暖 頁游萎縮
2016年1到6月,客戶端游戲處于增長狀態,同比上升,出現回暖跡象。騰訊、網易、完美世界、暢游、金山等依然占據端游市場的主要份額,由于門檻較高,新進入的游戲公司數量不多,市場競爭趨于緩和。雖然短期回暖,但在缺乏本質創新的情況下,強勢回暖的可能性不大。值得注意的是,競技類端游成為亮點。
網頁游戲市場出現萎縮。從產品層面來看,市場活躍產品數正在減少,上線后表現穩定的新品正在減少,老游戲成為市場主要力量。目前網頁游戲依然未能擺脫依靠流量的運營模式。利潤率下降促使不少企業轉型發展移動游戲。
從行業整個趨勢來看,游戲各個細分市場的成熟及新市場開拓速度低,中國游戲產業將步入穩步增長的狀態。從用戶層面來說,新增用戶變少、用戶付費挖掘潛力也將進入瓶頸,市場未來增長難度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