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3月25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召開成立會議
7月26日下午,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向各會員單位下發了《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章程》、《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會員自律公約》、《互聯網金融行業健康發展倡議書》、《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會員管理辦法》和《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自律懲戒管理辦法》五項文件。
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的文件顯示,上述下發的五項文件于2016年7月21日正式發布,并經第一屆會員代表大會及第一屆常務理事會2016年第一次會議審議通過。
新浪科技了解到,此次下發的文件已經正式發送到各家會員單位,同時抄報給央行、銀監會、證監會及保監會。
這是繼互聯網金融數據統計、信息披露之后,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采取的又一重要舉措。
協會會員納入懲戒管理
新浪科技經過研讀發現,此次下發的五項文件中,除了介紹協會本身章程的通知之外,多項均圍繞行業自律展開。
《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會員自律公約》指出,各會員單位要保障客戶的資金賬戶安全,防范資金賬戶風險;并要求會員嚴格履行反洗錢義務,防范洗錢和恐怖融資風險。
為了規范對會員違規行為的懲戒,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制定了《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自律懲戒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
新浪科技了解到,本辦法是根據《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知道意見》、《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章程》以及《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會員自律公約》制定的。
經查,協會對會員違規行為實施懲戒的種類公有7種,根據辦法的規定,視情節輕重,給予警示約談、發警示函、強制培訓、業內通報、公開譴責、暫停會員權利以及取消會員資格的懲戒。
據悉,協會理事會下設立“懲戒委員會”,負責對協會查處的違規行為實施懲戒。對于協會查處的違規行為,由懲戒委員會的常設機構組織檢查或調查后,向懲戒委員會提交檢查或調查報告。
除此之外,協會理事下另設“申訴委員會”,主要負責受理當事人對協會懲戒委員會作出的懲戒決定的申訴;同時負責對于會員以補貼等方式的不正當競爭行為的申訴。
加快互聯網金融統計監測
7月14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舉行了第二期互聯網金融統計培訓,共計131家會員機構參加。加上第一批培訓時的36家會員單位,目前共有167家互金平臺接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統計監測分析系統。
現階段,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正逐步完成互聯網金融統計監測,啟動互聯網金融信用信息共享建設,制定了《互聯網金融統計制度》和《互聯網金融信用信息共享標準》。
從統計范圍看,對十部委指導意見中提出的七個業態(互聯網支付、網絡借貸、股權眾籌融資、互聯網基金銷售、互聯網保險、互聯網信托和互聯網消費金融),互聯網金融協會都將開展統計監測。除了這七個業態外,只要屬于互聯網金融業務的,也考慮開展統計監測。
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相關負責人在互聯網金融統計培訓(二期)上表示,目前在國民經濟統計中尚無完整的關于互聯網金融的統計,但可以預見,在不遠的將來,互聯網金融統計將成為金融統計的重要組成部分。
協會相關負責人曾表示,互聯網金融協會受國家委托開展互聯網金融統計工作,協會會員有報送數據的義務,也享有獲得數據服務的權利。
信息披露成監管重點
7月22日下午,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向各會員單位下發了“關于提供P2P業務合同模板的通知”,通知要求各會員單位在2016年7月27日下午5:00之前,將P2P業務合同模板發送至指定郵件地址。
自去年7月18日央行、工商總局等十部門發布《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來,規范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一直在持續推進中,而首先要做的就是信息披露的規范。
今年3月10日,由央行條法司、科技司組織,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逾40多家成員單位,行業研究機構及部分銀行參加并對《互聯網金融信息披露規范》(初稿)(以下簡稱《規范》)進行了討論。
另有媒體報道,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對一些互金平臺就信息披露事宜進行了調研,征求相關意見。想必不久的將來,《規范》就會正式出爐。
關于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
公開資料顯示,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是按照2015年7月18日經黨中央、國務院同意,由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工信部、公安部、工商總局等10部委聯合發布的《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銀發〔2015〕221號)要求,由中國人民銀行會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等國家有關部委組織建立的國家級互聯網金融行業自律組織。
2015年12月31日,經國務院批準,民政部通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準予成立。
2016年3月25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在上海黃浦區召開成立會議暨第一次全體會員代表大會。
2016年6月22日,由民政部民間組織管理局主管的中國社會組織網發布了最新行政許可公告,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獲批成立。
據了解,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首批單位會員共有437名。其中,來自銀行機構84名,來自證券、基金、期貨公司44名,來自保險公司17名,來自其他互聯網金融新興企業及研究、服務機構29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