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回書說到,網上盛傳的“馬幫主支持假貨”的逗逼之處,具體可參閱:馬云說假貨比真貨好—那又怎么了?(上)
我們有2000人用科技的手段找到壞人,和他們斗爭,我們是在跟人性作斗爭。我們是受害者,但我們從未停止斗爭,我們是全球打假的領頭羊;……生產正品和仿品可能就是同一個工廠,他們的產品不見得比正品差,同時有更好的價格,他們面對的不是知識產權問題,他們面對的是新的商業模式問題。 ——節選自馬云在投資者會議上的講話
假貨和仿品不能一概而論,假貨是絕對要一棒子打死的,而仿品,游走在正品和假貨的分界線上,對仿品如何處理,相信馬幫主也沒有定論,正如他所說的,生產正品和仿品可能就是同一個工廠,他們的產品不見得比正品差,同時有更好的價格…
這段話其實一定程度上說明了馬幫主個人對產品本質的認知錯誤,產品的價值僅僅在于質量嗎?品牌在電商平臺木有價值?當然不!品牌的競爭力
在于質量!
在于服務!
在于責任!
舉個例子,察子哥在富士康廠長的小舅子,每天可以讓富士多生產100臺愛瘋,成本價1000元,察子哥在淘寶、閑余、58等平臺上掛3000出售,很快供不應求!于是察子哥開始找殘次品出售,反正我頂著的是愛瘋的品牌和察子哥木有關系。大批殘次品入市,然后有消費者手機出現問題要求售后,沒有網點怎么辦呢?返廠吧。隨后越來越多的人手機出現問題,察子哥不可能都讓他們返廠啊,怎么辦呢?卷鋪蓋跑路吧!
代工廠家或許可以提供相同的產品,但是由于是打著別人家的品牌,沒有任何責任可言,也就不會用心的去經營,更何況,品牌是建立的不僅僅是一個優秀的產品,還有整個售前、售中、售后的的服務鏈條,讓工廠里的工人去做售后?去做客服?可能嗎?
馬幫主提到,阿里有2000人在進行打假工作。察子哥認為馬幫主此舉對于打假必然行之有效,但對于仿品的處理屬于后發、治標的措施。仿品本身是一個竊取他人勞動果實的行為,但仿品也有其存在的意義,對于仿品該如何如何先發、治本呢?
察子哥建議:
對于阿里:
目前天貓給品牌商提供了平臺,淘寶給中小商販提供了平臺,代工廠家無處可去,就只能和商販一起擠在淘寶上。工廠本身是有一定能力為用戶保證質量并提供服務的,這是和假貨有明顯區別,阿里如果能為代工廠家專門劃出一片區域使消費者和廠家可以直接產生消費行為。
對于代工廠家:
過去,代工廠家看到自己生產的商品被人家貼了個標,價格就翻幾十倍,只能眼紅;而互聯網電商的出現,讓代工廠家看到了機會。機會產生沖動,沖動造成錯誤,品牌代表的是信譽和品質。
如果工廠自身在商業模式,品牌公關、用戶服務等各個領域處于懵逼狀態,只憑借質量入市,其商品必然在正品、仿品、假貨三者之間徘徊。
對于假貨商販:
拉出去槍斃十分鐘在回來聽察子哥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