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時間7月6日下午消息,1991年7月,35歲的比爾·蓋茨(Bill
Gates)并不想跟一個靠買賣股票賺錢的家伙交朋友。盡管面對朋友和家人堅持,但他依然不愿與這個名叫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60歲老頭見面。
然而,他們之間的那段友誼卻永遠地改變了美國的慈善行業。蓋茨在一篇博文中表示,他最初的確很不想見巴菲特,但與母親瑪麗·蓋茨(Mary
Gates)的一通電話改變了他的想法。
他寫道:“1991年,當母親給我打電話,讓我到我們家位于胡德海峽的度假屋去見一幫包括沃倫在內的朋友時,我并不想去。我告訴她我的工作很忙。母親說,他會很有趣的。但我并沒有被她說服。‘你看,他整天買來買去的都是一堆紙,根本不產生真正的價值。我不覺得我們有什么共同點。’我對她說。但她最后還是說服了我。”
瑪麗·蓋茨1994年去世前一直都在從事慈善事業。蓋茨的父母一直都在努力控制自己的兒子,而且在他的職業生涯發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蓋茨10歲出頭的時候經常與母親發生沖突,無論從理性上還是感性上,他都對母親在家里制定的一套規矩十分反感。但當父母帶他去進行治療時,醫生卻建議他們放松對兒子的控制。
幾年后,當蓋茨從哈佛退學創辦微軟時,他們也十分支持他的做法。后來,也正是蓋茨的母親建議他將一些時間和資金投入慈善行業。盡管起初有些抗拒,但蓋茨還是同意將一些微軟的資金投向美國聯合勸募會(現為世界勸募會)——瑪麗·蓋茨本人也在這家機構擔任領導職位。
當母親去世后,蓋茨的父親小威廉·H·蓋茨(William H. Gates Jr。)建議兒子更加重視慈善事業,
并由此催生了比爾和梅琳達蓋茨基金會的前身,由小威廉·H·蓋茨擔任聯席主席。
如今,該基金會的規模已經達到396億美元,巴菲特也擔任該基金會的受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