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前,美國蘋果一直在向印度政府申請開設實體零售店,但因為國產化比例等政策而無法實現。據印度媒體最新報道,目前,印度政府已經主動致電蘋果,告知了國產化政策的相關變化。印度媒體稱,這相當于印度政府正在請求蘋果盡早開店。
印度經濟時報網站引述知情官員的話說,蘋果第一次申請在印度開設直營零售店,遭到了拒絕,因為根據印度法律,如果外資公司設立單一品牌零售店,其產品國產化比例必須至少達到三成,而蘋果手機等產品目前并未在印度國內制造,也沒有大量采購印度零部件,因此不符合這一規定。
如今,印度已經修改了相關的政策。由于蘋果銷售的產品屬于“技術先進領域”,因此蘋果將能夠得到國產化條款的豁免,即在最初幾年之內,即使沒有使用印度本土零部件,蘋果產品也能夠通過印度零售店直接銷售。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印度官員表示,印度已經致電了蘋果,“蘋果現在需要告訴我們,是否愿意根據新政策進入印度市場。”
據報道,在最初開店三年之內,蘋果將不會受到國產化比例的限制要求。不過在第四年到第五年,蘋果將逐步需要滿足零部件30%國產化的要求。
對于蘋果而言,這意味著該公司首先可以直接進入印度市場銷售產品,然后再逐步考慮國產化問題。
由于沒有直接零售體系,蘋果目前主要通過幾家代理商和蘋果授權經銷商銷售各種產品,在2015財年,蘋果在印度的銷售額超過了10億美元。
據印度媒體報道,由于蘋果并未直接進行零售,這導致蘋果手機等產品在印度的價格比較混亂,其中網上銷售的蘋果產品價格顯著較低,影響了實體店經銷商的利益。
不久前,蘋果開始聯合代理商對印度市場的定價進行整頓,未來將實現價格統一。
不久前,蘋果首席執行官庫克曾經到訪印度,和印度總理莫迪進行了會談。蘋果申請外資企業單一品牌零售店的問題,據信也是兩人會談的內容之一。眾所周知的是,莫迪擔任印度總理之后,掀起了鼓勵“印度制造”的計劃,莫迪希望中國小米、聯想、富士康、以及蘋果等企業,加大印度本土零部件的采購,或是直接在印度設廠生產。
騰訊科技注意到,蘋果手機、平板、電腦等三大硬件中,主要的零部件供應商集中在中國、韓國和日本三國,代工制造則交給富士康、和碩等中國企業來完成。無論是供應商還是代工廠,印度企業還沒有實質性進入蘋果的上游供應鏈中。
庫克對莫迪表示,希望未來能夠在印度生產一些硬件。據報道,富士康已經在馬哈拉施特拉邦進行相關工廠的建設,但是工程進展緩慢,蘋果產品直接在印度本土生產,仍需等待一些時日。
和蘋果一樣,中國手機廠商小米也已經向印度政府申請設立外資單一品牌零售店,由于小米部分手機已經實現了印度本土制造(代工廠為富士康旗下的富智康),因此小米獲得印度政府批準的可能性比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