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結束的2016中國互聯網大會·高層年會論壇現場,有一個特別的環節,受到了參會者的真心稱贊。
它為每天忙于拼產品體驗、拼業績;經過一天信息轟炸、疲憊的參會者帶來了“開心福利”,這個環節就是《光芒時刻》。
作為開創于2014年的互聯網行業跨界對話欄目,這次《光芒時刻》把德云社知名相聲演員請到了現場。

德云社演員張云雷、楊九郎登臺

臨近傍晚,現場觀眾依然爆滿
跨界對話,售賣的不僅是明星,而是好奇心
“如果你不是風口上的企業,這種跨界方式是最具性價比的形式。無論是現場觀眾的人氣、還是朋友圈的分享、以及后續的媒體報道,《光芒時刻》的跨界玩法為合作伙伴能夠帶來連貫性的回報,而不是現場短暫的30分鐘。”
“請明星為互聯網公司站臺,其實沒什么新意,但總是屢試不爽。因為‘互聯網公司高管+跨界明星’這種組合,總能激發觀眾的好奇心——接下來這兩個不同類型的家伙將干什么?”
“其實大家都心知肚明,各大互聯網論壇的企業演講,大都是在做廣告。不過《光芒時刻》這種對話方式,至少讓這種廣告形式更有看點,甚至場外的觀眾不得不提前到場,搶座位、等著看。”
以上是多位互聯網營銷從業者對《光芒時刻》跨界對話欄目的評價。
懂互聯網公司,所以讓跨界更有效
互聯網高管+明星=光芒時刻?
見證過《光芒時刻》跨界對話的嘉賓,其實都能感受得出:《光芒時刻》并非如此的簡單粗暴。
在每場對話的背后都有其精心安排的“包袱”!
《光芒時刻》不僅能為企業找到明星(海量的明星資源人脈),還能匹配到最適合的(懂互聯網公司)。這也是《光芒時刻》在互聯網行業初具品牌效應的原因之一。
案例分享1:出行,就是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
2014年1月徐靜蕾攜《有一個地方只有我們知道》新作與滴滴出行總裁柳青跨界對話。巧合的是《有一個地方》2月14日電影公映,而在同一天滴滴打車宣布與快的合并。

案例分享2:借勢互聯網人和電影人共同的疑惑:對于電影產業,大數據是有益的幫助者?還是破壞者、闖入者?
2015年4月,金馬影后秦海璐跨界對話多屏程序化購買引領者悠易互通,讓大數據營銷不再枯燥、乏味。

注:作為獨立的跨界對話品牌,《光芒時刻》與眾多互聯網論壇進行合作,包括:中國互聯網大會、未來互聯網峰會、GMIC等。
案例分享3:開車,去五環!
《五環之歌》成為2015年度神曲,同年7月,岳云鵬跨界對話愛卡汽車,講述選車、買車決策、車生活的故事,并獻唱《五環之歌》。

案例分享4:《羋月傳》當紅,黃小廚羋酒熱賣!
2016年1月知名演員、黃小廚創始人黃磊跨界對話《羋月傳》出品人、網酒網,為大家分享生態IP現象級產品——羋酒及黃小廚的工匠精神。

2016《光芒時刻》跨界繼續!
《光芒時刻》隸屬光芒網,是首個基于互聯網行業論壇開創的跨界對話欄目。為互聯網企業論壇對話引入最匹配的跨界嘉賓(明星、藝術家、文化名人等),讓企業搶奪現場關注,讓后續傳播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