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頭條號新推出新產品“號外”,宏民第一時間進行了報道《今日頭條內測新廣告產品–號外:2000元包28萬曝光量》(鏈接地址: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TczMjIwMQ==&mid=2653729782&idx=1&sn=f1085e72f111acaa218c3fc5a380744a&scene=1&srcid=0603LFjoY3gBhEMMa8zb0aNN#rd),因為當時官方沒有出公告,對這個產品我主要進行了猜測分析。
5月11日,頭條號官方發布《關于頭條號實驗功能「號外」的說明》,更正了我之前的幾個猜測,比如是獲得“已推薦”的文章方可使用本功能。個人覺得,「號外」對今日頭條功能本身,也具有相當大的意義。微信公眾號上的的自媒體人,往往可以直接給自己的訂閱用戶推送消息,所以品牌、流量都比較穩定,也利于積累。與微信相比,頭條號的功能機制不是強訂閱的機制,也就是很多讀者看的文章內容,并不是該作者的訂閱用戶。所以頭條號冷啟動簡單,但是黏性低,導致推廣難,流量不穩定,而「號外」就可以彌補頭條號這個短板。

另外,對于自媒體、公關、內容營銷等行業,也有比較正面的意義。
自媒體人的自我推廣
我們都知道,現在有很多專職的自媒體人和公司化運作的團隊,他們將自媒體當做自己的事業,既然是公司就有打品牌的需求。頭條號的「號外」首先就惠及他們。頭條官方表示,“允許頭條號付費在信息流中的廣告位置推薦其發布的內容,以期幫助優質內容得到更好的曝光和推廣。”
自媒體已經逐漸進入紅海時期,競爭越來越激烈,光拿到融資的自媒體品牌大大小小就有上百家。在這種情況下,一方面專心制作內容,可以有一個穩定的增長。另一方面,輔以適當的推廣,花錢買時間,加速增加流量和知名度,也是一種可行之道。
公關營銷界新的流量入口
之前我說過,「號外」是一個邊緣化產品,你說它是廣告,但是它推廣的內容往往都是自媒體人撰寫的文章內容。你說的不是廣告,它需要付費,而且也是依照《廣告法》執行的。所以,我認為,它是基于內容的高質量閱讀流量。
這種流量,對于廣告商而言,沒有直接的意義。但是對于企業公關、內容營銷等行業,意義非常重大。我們都知道,公關、內容營銷的宣傳形式最多的就是植入性文章。而這些文章完成后—-傳播,往往是甲方和乙方第二關注的問題(第一關注的是文章質量),「號外」就在公關營銷產業鏈中的這個位置,每篇文章可以獲得28萬次推薦量。28萬這個是頭條官方的數據,我用我的頭條號試了幾次,推薦量最高是41萬次,今日頭條的流量真實huge。
行業意義
前兩天,考拉KOL做了一份報告,他們“發現大部分KOL大號的千人展示成本都遠高于朋友圈和今日頭條的信息流廣告千人展示成本”。

也就是說,投放微信大號,雖然是說投放了一批精準人群,但是他們的千人展示成本遠遠高于硬廣。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有一種功能能使的投放微信大號的千人展示成本大幅下降,就能提高微信大號的投放效果。號外的2000元28萬次推薦量(展示量)是一種有效的行為,1400次展示成本大約是10元,低于上圖中的微信朋友圈廣告和今日頭條廣告。

當然,在基于內容的信息流廣告有很多種類型,比如新浪微博的「博文頭條」廣告。甚至說,為了提高公眾號閱讀量,到微信群里發紅包求轉,都是一種流量入口。我也認為,頭條號的「號外」也是公關營銷界值得重視的流量入口。
最后,針對「號外」,我還有一些建議:
其一,查看數據統計功能操作不夠方便,應該繼續優化。
其二,還沒有對精準化投放做更多的設計,比如按照地域、人群、自動設置時段投放等。
其三,雖然曝光率很高,但是轉化率仍不理想,頭條號應該和廣大自媒體人一起研究投放技巧,提高閱讀轉化率。
本文由PR媒體(ID:PRmeiti)趙宏民原創
轉載請注明出處 違者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