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明明和他的明勢資本是最典型的VC3.0范本之一。
前段時間新浪科技所起底過的IDG資本,代表的是中國VC1.0時代。紅杉資本中國、經緯中國時期,大量美元基金進入中國,打造了VC2.0時代。而現在,1.0和2.0時代的投資機構發生了裂變,投資人紛紛出走自立門戶,又造就了一個新的VC3.0時期。
除了裂變外,成功創業者和金融人士聯合創辦的新基金,也是VC3.0中一股不可忽視的新勢力。
明勢資本就在這一新陣營中。黃明明是連續創業者轉型投資,而明勢資本的另一位合伙人,曾穎哲曾服務于博世中國和高盛集團倫敦辦公室,具有投行金融經驗。
黃明明說,相比純金融從業背景的VC而言,明勢的優勢在于是真的更懂創業者。他連續四次創業,一個企業能遇到的問題都經歷過,所以無論企業遇到什么困難或者質疑,他都能理解,而且堅定地站在創業者這邊。
關于這種對創業者的“懂”,明勢資本一直在找一個合適的詞去形容。一開始他們常常被描述為“企業合伙人式的投資”,可這種表述很容易會被人理解為深度甚至過度參與。黃明明本人并不想被定義成這種風格。他反復地對新浪科技表示,投資人如果深度參與企業管理,肯定是企業出問題了,沒有成功的先例。“從創業者中來,到創業者中去”,才是更為合適的表達。
另一個差異性的問題,存在于VC3.0和老牌基金之間,這是明勢資本更為迫切需要弄清楚的事情?!叭ジ浘?、紅杉、IDG競爭好項目、拼A輪,明勢資本有什么優勢,彈度比別人小,明星比別人小。能夠體現我們價值的地方就是比別人要看的更早一點。”
他說,明勢資本寧可錯過熱門,也要想透了再投。
從2014年7月成立到現在,明勢基本保持每月僅投1-2個新項目的節奏,每年新投資項目都沒有超過20個,而且大部分都集中在汽車交通、企業服務和硬件三個方向。
作為一個早期偏天使的投資機構,明勢資本走了一條專業化和集中化的道路,將中后期的一些投資戰略前移,和以往大家所熟知的早期投資“廣撒網”的投資方法形成了區別。而采取這種策略的新基金在VC3.0浪潮中并不少見。
由于大部分VC3.0都僅有2-3年的歷史,都還在探索途中,還很難去做一個定論和判斷。但是目前的趨勢來看,其實有點像近幾年電商出現的平臺電商和垂直電商的分化。就像黃明明所說的,小公司和創業公司,要和大公司競爭,想要成功就是專注,集中全部力量把一點做到極致才會有機會。明勢資本也是創業小公司。
雖然之前黃明明個人天使投資的汽車之家、游戲谷和赤子城等都得到了四十到百倍不等的回報。但是個人天使和機構投資還是存在很大不同,對于明勢資本而言,挑戰和未來都還在路上,可能五年之后才能有一個階段性的定調。

投資行業分布
不喜歡成天混論壇的創業者
“寧可投資一流的團隊去做二流的項目,也不愿意投資二流的團隊做一流的項目”,這句話黃明明公開說了很多次,也是明勢資本的最重要投資準則之一。
會有這樣的感悟,和黃明明個人天使投資的第一個項目,也是最成功的項目—汽車之家有著很大關系。汽車門戶并不是一個一流的創業切入口,黃明明坦言投資的時候,并沒有想到汽車之家能做到50億美元的規模,他覺得十億人民幣都是超乎想象了,但是事實證明,一流的團隊才是做成一流企業最關鍵的因素。
2006年投資汽車之家后,黃明明和李想、秦致都保持了非常密切的關系,他們也都是明勢資本的LP(出資人)。在李想離開汽車之家,二次創業智能電動車項目“車和家”的時候,明勢資本成為了“車和家”唯一的天使投資人。2016年5月,車和家宣布獲得7.8億元A輪融資。
對于李想和他的“車和家”項目,黃明明也有自己的苦惱?!败嚭图叶极@得巨額融資了,但是李想還是不敢去做PR宣傳,我直接跟他說哥們咱們這樣不行,國內有國內的玩法,認真做產品當然很重要,但是PR宣傳還是要做”。
“這種情況普遍存在于明勢資本投資的項目中,比較吃虧?!秉S明明雖然口中說著苦惱,但是也透露出幾分驕傲?!拔彝顿Y的時候,不喜歡挑在外面太能忽悠的人,而是認真埋頭做事??梢猿鰜碜鲂麄?,但是要有非常明確的目的,例如公司要獲取流量或者要準備融資,才去做這些事情。其他的時間,他是不會愿意成天混論壇活動的”。
黃明明有過四段創業經歷,第一段是2000年,他在芝加哥商學院讀書期間,選擇休學回國創辦了一家B2B網站-盟達中華網。在失敗后的五年時間里,黃明明重回學校讀書,并留在硅谷工作。直到2005年,才再度回國和蔡文勝一起創辦了265導航。265導航賣給谷歌之后,又連續創辦了雜志平臺ZCOM和酷盤,并且在ZCOM期間,收購了網際快車。
在創業的時候,黃明明在同事眼中就是一個專注于產品的人,于是投資時也自然而言被這類創業者吸引。
除了不太喜歡這類不太珍惜自己時間的創業者外,他坦言自己也害怕八面玲瓏的那種創業者,“優秀的創業者往往都有固執的一面,有的時候能氣死投資人,但是很多時候這是優勢。反而是那種讓人無比舒服,處處順著投資人的創業者需要警惕,這類人往往不會是很好的企業領頭羊?!?/p>
雖然早期投資是一個比較看運氣,很難對企業大成與否很難做預測的階段。成功的方式有很多種,但是失敗卻總是殊途同歸。
黃明明覺得如果創業者開始各種參加高大上的聚會、論壇和演講的時候,或者公司還沒有做到一定規模就開始盲目擴張,發展各種品類,嘗試各種商業模式時,其實是一種危險的信號。而那種一開始就說自己要搭建大平臺大生態,但是對于怎么做卻不太清楚的創業者,他更是避而遠之。
而創業者可能成功的品質里,他覺得最重要的是堅持和把事情做到極致的欲望和渴望,做成一個企業,過程中有太多的困難和痛苦了。

投資輪次分布
從創業到投資最重要的是克制
從創業者轉型為投資人,在最近幾年已經成為風潮,早期有沈南鵬和徐小平,而近期最有名的轉型者恐怕要算是去哪兒前CEO莊辰超和他的斑馬資本。
由成功創業者創辦的風投,較比單純的風投機構,在理解企業和創業者上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但是也容易轉化成束縛。黃明明就坦言自己為了這個交了不少“學費”。
轉型者的先驅徐小平曾說,投資機構要幫忙不添亂。黃明明非常贊同這句話。
“創過業的人,尤其是有過成功創業經驗的人。在轉型的時候,非常困難的部分就在于,要和自己管理企業時的掌控欲做斗爭,你不能認為自己比創業者更懂,總想著指導他,甚至參與到企業的管理中去。當投資人成為主駕駛,這個企業就是出大問題了,而且之前從來沒有過成功先例”。
他覺得幫忙做宣傳、幫忙找團隊、幫忙牽線下一輪投資的能力,固然是投資機構的實力體現。他曾經也幫小牛電動找來過李一男和比亞迪、奇瑞的成員,也幫“車和家”牽線過投資人,但是他并不覺得這些對投資機構而言是最重要的事情。
“如果創業者找人、找錢和做宣傳都依賴風投,公司也很難做成?!边@是黃明明的看法。
關于自己的定位,黃明明說,他不希望做指導者,而是陪伴者,“當你是從創業者中來的時候,你會比其他人更能理解創業者的難處,很多決策很多路都是自己孤獨地走,沒法和家人、董事會甚至是聯合創始人商量,我希望做的是那個在創業者最孤獨的時候,還能感覺到的那個伙伴,哪怕只是陪他抽抽煙都行”。
好的公司一定是靠創業者做起來的,對于這點黃明明深信不疑。
但是早期投資注定是一個不斷面對失敗的過程。怎么面對失敗,也是創業者轉型投資人必須過的一道坎。
黃明明說他的失敗觀是如果真的投錯了公司,押錯了賽道,就認賭服輸,不去亂搞,也不會去幫他做管理或者決定?!皬腃EO過渡到投資人,最重要的是學會克制,不要把投資的作用放大了”。
這種克制也體現在明勢資本的投資戰略上,在同類型的投資機構中,明勢資本的項目數量相對偏少。這是一種有意識地選擇,黃明明覺得必須想透了再投。
“有價值的商業模式,不外乎兩點,一是提升了行業和做事情的整體效率,二是在用戶端真實地產生了價值,提供了更好的產品或者服務”。
基于這兩點去做投資決策,黃明明說,避開了O2O和互聯網金融兩個大坑,既是運氣又是必然。
他給新浪科技解釋了整個判斷的邏輯?!皬奶嵘脩魞r值的角度來看,美甲美發等上門服務的水平肯定是比不上到店服務的,能提供的僅僅是上門價值,價值提升的效果有限。從效率的角度而言,到店服務一天可以服務二三十人,但是上門可能一天只能服務四五個人,效率下降了五倍,價值僅僅提升了一點點。效率降低和價值提升之間的差距,一定是有人來買單的?,F在的普遍做法是VC買單”。
滴滴雖然也被歸到O2O的大類中,但是滴滴做到了提升整個打車行業的效率,并且提供了出租車以外的其他產品價值,所以在VC補貼下降和停止的時候,滴滴雖然有所下滑,但是并沒有出現其他O2O項目一樣的斷崖式下跌。
在明勢資本2015年的年會上,黃明明跟自己的被投企業和年輕投資人說,在中國的特定環境下,有的時候需要瘋狂打廣告、瘋狂補貼的打法,但是依舊需要堅守堅守商業的核心本質。一個企業能真正做到效率提升或者價值提升,一定是一家優秀的公司,如果這個市場碰巧很大,就很有可能成就一家偉大的公司。
而從去年下半年以來,屢屢傳出P2P企業跑路,到今年互聯網金融政策收緊。他覺得兩點論同樣可以解釋。
“美國講金融科技創新其實講的是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算法。金融最重要的兩個部分一個是信用,一個是風控。原來風控的過程費時費力,大數據和人工智能能把風控的效率提高,從而提高整個金融行業效率?!?/p>
而中國卻并非如此,黃明明說他覺得很可怕的一件事情是,很多P2P金融的創業者甚至連風控的概念都沒有,很多都是把線下的小貸公司的垃圾貸包裝上互聯網的概念拿出去賣,這個太危險了。不是說BAT的技術人員出來做了一個平臺就是創新,實際上依舊沒有提高效率和增加價值。
在過去兩年,因為對互聯網金融和O2O的回避,讓明勢資本也遭遇了LP的質疑。黃明明的態度是,的確可能錯過一些大熱門,但是沒看透,寧可不碰。固執對創業者而言,有的時候也是很必要的。
不過要做到完全回避也是件不太可能的事情,明勢資本還是投資了三家金融機構和三家O2O企業,分別是農分期、炒飯、火球網和快快魚、約拍、PP租車。約拍是其中投資最早的,也是唯一一個目前還未進入下一輪投資的項目。
天使投資應該看得更早更遠
如果說避開坑是欣慰,那么提前壓寶對投資人而言就是欣喜了。在黃明明眼中,明勢資本能提前兩年布局工業升級,無疑是最值得欣喜的一件事。
“過去兩年,這個領域是空白,沒有任何競爭者。去年下半年大機構才開始關注和進入”。
黃明明對新浪科技表示,他覺得手機和汽車行業已經發生的故事,會再次發生在機器人等工業升級領域。就像小米一樣,從中低端開始,會有本土的創業公司和企業開始替代一部分進口的產品,然后慢慢往高端升級。
這個判斷和預測,是基于中國的整個工業制造生產成本的紅利幾乎已經消失殆盡的大背景去做的。年輕勞動力供給已經下降,未來將面臨嚴重不足的困境。從效率而言,很多地方連工業2.0都沒有達到,和真正的這些制造業強國相比還有十幾倍的差距,而市場和需求又非常龐大。
“工業自動化設備、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等領域,中國已經有一部分優秀企業成長起來了”。常常被明勢資本拿來舉例的是,兩年前他們和紅杉資本中國一起投資的工業機器人公司—李群自動化,由大疆無人機董事、香港科技大學教授李澤湘創辦,李澤湘在機器人和工業自動化領域是世界級的科學家。
據黃明明介紹,李群自動化去年的銷售額較比前年提高了6倍不止,而且拿到了蘋果最大的手機屏制造商藍思科技的訂單,蘋果供應商的要求是最高最變態的,未來還是很值得期待的。
汽車交通,也是明勢資本投資較多的領域。雖然都在汽車交通大類,但明勢最有名的兩個明星項目小牛電動和“車和家”,卻是基于兩個邏輯去下的決定。
李想的“車和家”在做智能電動車。黃明明覺得,電動車不同于傳統汽車行業,發動機、變速箱都要靠進口,核心技術都在外國人手里。電動車是不需要發動機的,零配件也從上萬變成了幾千種,難度降了一個量級。而且中國是有完整的汽車產業鏈和龐大的市場,又有發達的電商和物流體系,這都給了中國創業者彎道超車的機會。
投資小牛電動,其實更多的是從消費升級的角度去考慮?!?0后或者是95
后,才是中國第一批比較成熟的消費者群體,和70后、80后注重性價比不一樣的是,他們更注重質量和品質,需要品牌有附加值,小米當時能興起就是切中了消費升級的需求,小牛電動切的也是這個市場。
“關于投資,我一直有一個理念就是做早期投資是站在未來看今天,天使和早期的投資,應該比普通的投資人和中后期投資要看得更早一點。”黃明明說,這也是一條更需要耐心的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