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聯想控股3月30日發布的年報已經過去快2個月了,媒體對此解讀有褒有貶,單就從數字來看,聯想控股2015年收入首次突破3000億元,同比上升7%。股東應占凈利潤為人民幣46.59億元,同比上升12%,還是一份亮眼的成績單。
在之前公布的招股書里,聯想集團在聯想控股的營收中占比較大,而今年第二季度,聯想集團因為計提并購(Moto手機業務和X86服務器業務)業務造成了業績虧損,外界紛紛猜測這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聯想控股的上市后的第一份年報。
但3月30日聯想控股首份年報發出,實際數據顯示,聯想控股在收入實現增長的同時,其歸屬母公司的凈利潤和分紅都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增長,尤其在財務投資板塊表現突出,
聯想控股財務投資板塊的投資收入及收益同期增長63%至人民幣40.49億元,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同期增長121%至41.27億元。這說明在消化不利因素方面,聯想控股雙輪業務協同驅動價值實現增長,抵御業績風險的作戰能力得以驗證。

早在其上市招股說明書中,聯想控股特別強調“戰略投資+財務投資”雙輪驅動的投資理念,在企業全生命周期進行投資,并為所投企業創造價值的運營特色。
聯想控股戰略投資金融服務板塊的“正奇金融”已經3年多,2015年,正奇收入增長23%至8.93億,盈利增長35%至5.19億。類似的還有拜博口腔,獲得聯想控股戰略投資后,2015年門店數量同比增長80%,醫生的數量增加71%至769名,營業收入同比增加79%達到9.75億,雖然凈利潤處在虧損狀態,但可以明確企業處在戰略擴張期,前期投資比重稍大。
從各企業之間的協作效應來看,已經在美國上市的樂逗(母公司創夢天地),就是一個典型案例。天使輪來自聯想之星,B輪君聯資本進入,引入騰訊戰略投資時聯想之星又將半數股份轉讓給君聯資本,不同的財務投資主體和諧配合。財務投資和戰略投資之間的協同,資源和經驗共享,為戰略投資的優質項目源擴充了渠道。
由此可以看出,作為一家投資控股公司,聯想控股的投資板塊之間的協同機制的非常靈活,這也從另一方面驗證著聯想控股總裁朱立南所強調的“努力打造高質量的多元化投資控股平臺,企業價值穩步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