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凌晨,全球都在關注谷歌大會,期待有可能代表互聯網最新技術標桿的互聯網公司帶來一場未來生活方式的饕餮盛宴,但是乏善可陳,冗長的直播,讓大家感覺谷歌并未有顛覆式的解決方案出現:Google
Assistant(谷歌助理)、Google
Home音箱、Allo:具備人工智能的短信聊天應用、Duo:視頻通話應用、Daydream:谷歌VR平臺、Android Wear
2.0(安卓手表操作系統)、Android Studio 2.2以及不受關注的Android N 新操作系統。
大家都在期待,但應該能代表地球先進科技的谷歌,并未帶來跨越式的技術,尤其類似《奇點來臨》對于未來的描述的痕跡。雖然我們看到谷歌用心而真誠的告訴世界:人工智能、VR等會改變生活方式,但還是缺乏一些說服力。
對于互聯網的發展,中國的互聯網行業也正在經歷二十年河東二十年河西的戲劇性變化,但自信依舊不足:
上世紀末,尼葛洛龐帝投資了搜狐的顏值擔當張朝陽,丁磊的網易也還沒開始養豬,而新浪還是王志東的四方帝國,三大門戶國內風光的背后,是一股中國互聯網的進口的風潮,僅有的幾份科技媒體還在探索互聯網的未來,程序員小馬在模仿ICQ,業務員小馬騎著自行車剛從學校辭職……
二十多年后,中國人也一直沒有擺脫這樣的糾結,盡管說:淘寶打敗了易趣、騰訊干掉了ICQ和MSN,百度贏了google,這樣的結果雖然是事實,但依舊有不夠自信的聲音發自于行業內外。
中國的同行們應該如何應對?當曾經的教科書標桿無法給出結果,那么能否由自己另辟蹊徑?
谷歌雙拳難敵四手 陷入平庸化困境
谷歌在本次大會上大力推出了多款產品,
然而,這些產品并非谷歌的首創,更無法稱之為所謂“顛覆式的創新”。谷歌大會上所提出的大部分產品,幾乎在中國都能找到替代品,甚至更加優秀。
在中國,包含華為、聯想、樂視、小米以及眾多的互聯網企業以及傳統企業,都在智能家居、物聯網、人工智能、VR、AR等領域,有著自己的突破,無人駕駛、新能源領域,傳統公司都有建樹,幾乎谷歌所提出的所有技術未來,我們都能找到解決方案。
物聯網和人工智能結合的應用其實離國人并不遙遠,類似于google
home音箱的物聯網集成設備,中國也有了眾多類似的產品,比如京東發布的叮咚音箱。8個麥克風陣列加上與科大訊飛密切合作,使得這款產品擁有更高的實用性及藍牙音箱所不具備的智能性,用戶只要在5米內說一句”DingDong”,便可語音說出指令。
VR領域,國內暴風、優酷土豆、愛奇藝、華為、小米等公司也熱情高漲。如暴風科技就以迅雷之勢連續推出了暴風魔鏡、暴風魔眼、墨鏡一體機、暴風小墨鏡等VR產品。盡管與國外相比,國產VR在設備和技術上依然有所欠缺,但并不影響這個行業的進步。
再如本次重磅介紹的Google
Assistant(谷歌助理):它能夠跟你對話,聯系上下文語境,甚至幫你做出決策。它強調自然語義和對話式搜索,谷歌希望它不僅僅是Android手機里的一個語音助手,還想讓它連接智能手表、智能汽車、電腦、客廳等。而百度去年也公開了自己的“度秘”產品,并且已經上線使用。如果說Google
Assistant是一種接口,基于人工智能的語音識別和交互,百度的“度秘”早已能做到:谷歌的人工智能的云服務器采用CPU方式,百度則采用更好的圖文GPU的方式,效率提升。
中國式技術變革時代開啟 中國互聯網將會更有趣
國人總是喜歡舶來品,海淘的盛行足以看到繁榮之下的慌張心態,國貨也有好物,洋貨也有糟粕,對待事物的發展和結果要辯證的角度去看。所以每當末日論來臨時,總有人會被蠱惑和深信不疑,其實天并沒有塌下來,只不過陷入了對于恐懼的無限遐想,沉迷于幻境不能自拔,這是一種矛盾社會現狀。
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
在ICQ、易趣、高朋、雅虎、MSN、Adobe等等前輩的不斷退出,證明了古人的理論,其實著實說明了基于中國市場微妙的變化: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快速成熟的市場,但絕不好駕馭。
如果有中國公司,能很好的解決谷歌所提出的所有問題,并且更加適應中國國情,技術解決方案也不同,恐怕谷歌的價值僅剩下圖騰式的品牌象征意義。
中國人極其講究中庸之道,一個字,不同的環境、聲調都有可能決定不同的意思,而西方文化重視的是線性思維方式,比如:MSN絕不會為中國用戶需求妥協,因為要保證MSN的全球性,比如Uber優步中國用戶往往抱怨郵件投訴不如滴滴的操作體驗更好,這種思維模式在技術上很奏效,但在實際市場競爭中卻屢屢遭遇中國國情的報復。
舉例而言:中國人的母語是漢語,方言更是多種多樣,并且大多數中年人并沒有很好的計算機教育基礎,無法獨立完成基于輸入設備,類似鍵盤輸入的方式完成指令,所以語音輸入很重要,眾所周知中國的語言文字博大精深。百度在這樣苛刻的環境下,完成了基于中文環境下的語音交互接口平臺,這個成績也并非是中國人的夜郎自大:2016年2月23日,《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公布2016年世界十大突破技術,百度憑借這項語音交互技術登上榜單。
交互方式的改變,意味著更多的人會使用互聯網,并且不是限制于一定的指令,不會打字的老人,而連接的設備顯然也不是一臺手機或者電腦,未來可能面對的是眾多的感應器,甚至是植入到人體內部的設備。
顯然,在中國,我們很難讓一個老人對著Google
Home音箱來一句純正美式英語給孫子發送一條語音信息,但是可以看到的是未來這位老人可以通過中文語音操控所有的家庭設備,哪怕是一臺微波爐……
摩爾定律已經失效,這是技術的勝利,也是人類物質發展到一定高度的體現,而奇點也未來臨,人類也需要很長的時間去創造這個傳說中的奇點:人工智能會超越人類,人工智能會完成自我創造,無所不在的物聯網能解決所有問題。
但是在奇點未來臨之前,對于中國互聯網與谷歌這些國外公司分道揚鑣的不僅僅是技術的競爭,更多的還是基于場景不同的模式創造,除了不諳國情之外,實際上還有一個重要BUG:中國的BAT們,已經占領了中國互聯網的大部分市場份額,未來可能會產生大的互聯網公司,或者無限接近于BAT的公司,這也意味著,市場最大的公司,都有在其領域制定規則的能力。
相比二十年前中國互聯網的彷徨,到今天的繁榮,絕非是曇花一現,即使在浮躁和真假難辨的江湖背后,我們必須知道,中國的技術革命春天已經到來,未來的中國國情下互聯網,可能會走的更快,也許有一天,我們可以忘記谷歌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