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美國科技博客VentureBeat周末刊登游戲開發商Rebellion聯合創始人杰森·金斯利(Jason
Kingsley)的文章稱,谷歌發布的Daydream(白日夢)虛擬現實平臺有著遠大的目標。但如果不希望這一項目成為“白日夢”,那么谷歌還需解決多方面問題,例如如何讓更多用戶了解虛擬現實,以及如何吸引開發者來到這一平臺。
以下為文章全文:

谷歌Daydream移動VR平臺
與谷歌的其他重要產品類似,5月18日發布的Daydream也顯得夸張而自大。谷歌高級產品經理布拉西姆·艾爾布奇希(Brahim
Elbouchikhi)表示,未來幾年“數億用戶”將使用支持Daydream(白日夢)的手機。這點并不需要懷疑,目前Android手機的用戶有數億,而他們將很容易地獲得支持Daydream的平臺。
不過,開發者和用戶如何看待這一平臺將會是另一個問題。
由于虛擬現實仍處于起步階段,因此Daydream將面臨著比其他科技產品更大的挑戰。關于向用戶提供真正具有沉浸感的體驗,技術目前仍落后于大眾的期望。坦白地說,目前仍不清楚,哪家平臺能帶來“殺手級”應用。谷歌或許已經開發了平臺,但該公司仍需要解決一系列挑戰,才能吸引開發者的加入。
首先,谷歌需要提高用戶對虛擬現實的認知度。在虛擬現實設備尚未廣泛普及之前,如何提高認知度將是個難題。這就像是通過廣播電臺去推廣史上第一臺電視機。到目前為止,大部分虛擬現實用戶只是嘗試過類似谷歌Cardboard的廉價產品。盡管體驗很有趣,但這些設備并未提供頭部追蹤功能。這只是“輕量級的虛擬現實”,而如果試圖讓用戶相信這就是真正的虛擬現實,那么將會很危險。
游戲開發者將是驅動虛擬現實體驗的真正力量。在游戲中,完全沉浸式、模擬現實世界的環境將主動適應用戶的行為,使游戲變得像是日常所知的一切。

Daydream平臺上的手機游戲
如果希望實現這一目標,那么關鍵在于正確地利用技術。這里涉及的技術很多。你的眼睛和耳朵很可能無法讓大腦相信自己正處于真實世界中,無論是由于畫面幀率太低,還是分辨率很糟糕。這些問題在當前的虛擬現實設備中并不少見。
因此開發者需要仔細思考,通過虛擬現實究竟能實現什么,或者說用當代的消費科技產品能做到些什么。毫無疑問,最新款智能手機能處理最復雜的虛擬現實環境,但大部分用戶手頭并沒有最新的技術。
這是全新媒介類型所必須面對的挑戰之一。我們以為我們了解這項技術,但實際上我們所知的只是皮毛。虛擬現實并非“下一代”主機或相機,而是一種有著充分潛力的全新媒介。在學會走路之前,我們必須克服想要奔跑的沖動。
從這種意義上來說,谷歌的舉動非常大膽。虛擬現實領域的競爭正趨于白熱化。Facebook收購了Oculus
Rift,因此為了讓股東們滿意,谷歌也需要以某種方式參與虛擬現實市場。不過,谷歌要如何在當前的Android平臺上提供豐富的虛擬現實游戲和環境?這將值得關注。
Android設備能帶來質量可靠、具備沉浸感的虛擬現實環境。不過,這種虛擬現實環境仍不太真實,目前有著不錯表現的內容采用了風格化的環境,例如《我的世界》。此外,對于一個商業前景不明的應用平臺,開發者也不太可能投入全部精力去開發復雜的游戲。這一問題有待解決。
在科技行業,谷歌以往也曾涉足某些困難的領域,無論是市場尚未培育,還是已有領先者主導市場。某些時候,谷歌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例如Android系統,而另一些時候則沒有成功,例如谷歌眼鏡。但無論如何,谷歌是一家資金實力雄厚的公司,有能力投入資金去探索。
此外,這是否意味著,谷歌將認真考慮進軍游戲市場?我們已經看到,作為Twitch競爭對手的YouTube
Gaming已于去年夏季推出。該服務并未吸引廣泛興趣。在Facebook力推Rift的情況下,谷歌這樣做是否有價值?犬儒主義者可能認為,谷歌只是希望通過一種新方式獲得用戶數據,服務廣告主。
谷歌以往曾回擊過這樣的觀點。在Android系統推出之初,批評者并不相信,這一新系統有能力挑戰黑莓、iPhone和諾基亞。虛擬現實將會與智能手機類似,在產品質量和用戶體驗方面的失誤將會令相關公司和整個產業付出沉痛的代價。谷歌將需要克服這些挑戰,讓虛擬現實產品不僅僅是“白日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