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由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市國資委、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等單位聯合主辦的“首都國企開放日”如期舉行。100家首都國企敞開大門,邀請市民走進企業,走進國企博物館,走進國企老字號,親身感受國企的巨大變化。活動當天,天公雖不作美,但是在牡丹集團工作人員的帶領及講解下,首批來自青年匯的小朋友及家長們熱情參觀和體驗了園區內多項內容。
在參觀數字文化體驗中心的過程中,牡丹集團展出了多款新產品,并且與現場參觀人員進行了零距離互動體驗,成為本次活動中一大亮點:
仿佛走進了鋼鐵俠的家
剛進入牡丹集團的數字文化體驗中心,各種炫酷的新型顯示設備馬上引起了大家的圍觀。這里不禁讓人想起了電影《鋼鐵俠》里的場景。
從1897年德國K.F.布勞恩發明陰極射線管,用于測量儀器上顯示快速變化的電信號。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雷達顯示技術為電視的發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礎。50年代初期,電子束管開始用于計算機的輸出顯示。60年代制成液晶顯示器件。后來,激光器出現以后,逐步發展為全息顯示,最近廣為人知的應用是在春晚舞臺上。
牡丹集團從來都是走在時代潮流的前沿,近些年來,積極研發了多款顯示設備。比如于2014年APEC會議期間,習主席接待外賓時展出過的數碼屏風,代表中國顯示技術贏得了外賓的好評。12點觸控的數碼桌更是讓人驚喜不斷,十根手指頭都不夠用、納米觸控吧臺還能防水喲。此外,最近流行的曲面屏當然少不了牡丹的身影,甚至還可以完成多屏拼接。
數碼屏風
曲面液晶拼接屏
當然,在VR的時代怎能少得了立體顯示設備。開放日活動現場不僅有可佩帶的VR眼鏡,裸眼3D顯示器也給大家帶來了不少的驚喜。采用屏障技術達到3D顯示效果,相當于給顯示器帶上了3D眼鏡,從而使觀眾擺脫戴眼鏡的困擾。顯示8視點節目,比普通的2視點視覺死點要少很多,水平可視角達到了175度。
云服務無處不在
牡丹社區式智慧園區設計方案以云服務和微信運營平臺為基礎,打破傳統的系統集成思維,采用微信平臺進行二次開發,以公共號服務形式集成各類園區應用系統,為園區提供多媒體電視臺、能效管理、園區公共服務、智慧停車、一卡通支付服務、云辦公系統、智能監控系統、DTMB教育系統、微信公眾號服務系統、大數據輿情服務系統等核心應用系統,實現交易、支付、資訊、政務、辦公、社交6大類功能,并隨著智慧園區業務需求的不斷挖掘,實現各類功能的擴充。
用DTMB技術造福教育
2008年北京奧運前,國家就開始推出地面數字電視,當時采用的是DMB-H方案,視頻和音頻均是國際通用標準。就是后來大家熟知的家庭電視的高清頻道和CMMB手機電視。由于收費及專利等方面原因,一直沒有大范圍推廣。
隨后不久,中國開始制定自主的地面數字電視標準DTMB,視頻編碼采用AVS+,音頻編碼采用DRA,再也不用向國外交專利費了。2014年后生產的電視均支持該標準,不需要機頂盒,而且免費播出,已被國際電聯列為全球四大標準之一。
基于DTMB標準,牡丹遠程教育系統將DTMB廣播、流媒體、計算機網絡深度融合,實現了實時的互動式遠程教學、網絡在線直播、網絡點播等一系列功能。讓學校、教師、學生等多方人員能夠全面了解到教學情況,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視頻質量可以達到高清1080P,傳輸速率可以達到32Mbps以上,可同時傳輸12路高清視頻。有回看功能,可重復播放來自于網絡、當地存儲設備、云存儲等方面的原有視頻。
最重要的是,建設和使用成品低。系統可以利用校園已有的局域網基礎傳輸IP視頻流,不需要額外的傳輸設備。這樣就不會產生網絡帶寬使用等費用。
DTMB設備
在此次國企開放日當中,牡丹集團數字文化體驗中心共展示了六個方面的內容。分別為:
新型顯示設備內容專區:包括數碼屏風、曲面液晶拼接屏、信息錄入機、數碼桌、媒體藝術、納米觸控茶幾/吧臺、商用立體顯示器、3D視頻體驗、液晶拼接屏、透明液晶櫥窗設備、相關數字創意3D內容制作,構成了絢麗多彩的視頻內容展示系統;
智慧園區數碼解決方案:展示云視頻會議、云辦公、園區多媒體電臺、微信運營平臺等智慧園區支撐系統,構成了數碼解決方案;
創新標準展示區:牡丹集團支持和參與制定了37項數字電視領域的國家和行業標準,一個中關村十大創新標準,是北京市專利示范單位;
大數據輿情系統展示區:利用云服務、大數據技術,為政府、企事業單位提供云網端輿情監測服務內容;
園區多媒體電臺方案專區:由DTMB雙向高清互動傳輸系統,為園區提供基于DTMB和云端控制的多媒體信息傳輸服務,為園區提供宣傳、廣告、信息傳播服務;
國家工程實驗室展區:展示基于DTMB超級無線局限網系統,提供DTMB電視數據上網服務。
通過這些展示,我們看到了一個圍繞互聯網經濟、實驗室經濟和創意經濟,在新形勢下重新崛起的牡丹集團。近年來,牡丹集團通過產學研合作、產業鏈合作和國際化合作,推出了數字電視應用技術系列創新成果及解決方案。未來,牡丹集團還將在數字科技戰略性新興業務方面全力謀劃,努力把牡丹集團建設成為面向時代發展潮流的數字產品、服務提供商和科技孵化業務運營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