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短期來講,很多互聯網金融公司將面臨不小的危機,不過對整個行業而言,這仍然是利好所在。

全球P2P行業標桿性公司Lending Club(下稱LC) 日前宣布,其創始人兼公司董事長和首席執行官Renaud
Laplanche辭職,原因是該公司在近期的一次內部評估中發現3月至4月間的兩筆總額2200萬美元的貸款出售違反了相關條例。
但是,實際上,在LendingClub平臺涉事的2000萬美元資金,僅占平臺總成交額100多億美元的千分之二。
不過,辭職一事仍然導致LC股價直線下跌。在周二交易中,LC股價大幅下跌11.26%,延續周一重挫近35%的走勢,再度創下歷史最低收盤價,兩日累計暴跌了42.25%。當前每股股價4.08美元,創下歷史新低。
LendingClub于2014年12月登陸紐交所上市,發行價15美元,上市當天,其股價暴漲了56%,而過去一年半,其最高股價一度超過27.9美元,公司市值也突破100億美元。而目前LC市值僅為15.6億美元。
美國網貸監管收緊
來自華爾街日報的消息稱,在LC公司CEO辭職后,負責該公司債券承銷的兩家華爾街投資銀行——高盛集團和杰富瑞投資銀行已停止向其購買貸款。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 Group Inc. ,GS)和杰富瑞投資銀行(Jefferies &
Co.)上述舉措可能延遲或危及LendingClub的多筆證券化交易。
不僅如此,在上述事件發生后,美國和英國監管當局就此正醞釀升級監管對策,旨在加強行業透明度,避免惡性風險爆發。
據悉,美國財政部10日呼吁提高網絡貸款行業的透明度,并敦促監管機構針對這個迅速發展的行業方面加強監管協作。
在當天公布的一份報告中,美國財政部對平臺貸款機構提供的網絡貸款提出了一些監管建議。報告提出的最大擔憂之一是這個行業的透明度相對不高,其中一個原因是,與傳統銀行相比,平臺貸款機構受到的監管較少,尤其是小企業貸款的披露要求更低。
中國暫停互金領域跨界定增
實際上,中國目前也同樣面臨監管收緊的問題。在短期來講,很多互聯網金融公司將面臨不小的危機,不過對整個行業而言,這仍然是利好所在。
財新近日報道稱,證監會已經叫停上市公司跨界定增,涉及互聯網金融、游戲、影視、VR四個行業。比如水泥企業不準通過定增收購或者募集資金投向上述四個行業。同時,這四個行業的并購重組和再融資也被叫停。
該報道指出,上述四類虛擬產業的估值存在很大泡沫,很難有明確標準來判斷估值是否合理,只要邏輯可行即可,不免引起市場諸多質疑。
“如果一家上市公司連主營業務都做不好,跨界做跟主業完全不沾邊的虛擬產業,通常都是打著并購重組的旗號進行概念炒作,不斷吹高泡沫,最終損害的還是投資者利益。”
據騰訊科技了解,目前至少包括西藏旅游、奧馬電器等公司涉及互聯網金融行業的跨界定增。其中,西藏旅游擬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拉卡拉100%股權,而前京東副總裁趙國棟創辦的錢包金服借殼奧馬電器上市。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炒作P2P概念,多倫股份直接將公司更名為“匹凸匹
”并表示將進軍互聯網金融領域,其股價在10個交易日里翻倍,但時隔一年之后,概念炒作的光環卻難掩匹凸匹互聯網金融業務無實質性進展的尷尬。
在上市公司跨界定增互聯網金融被叫停以后,多位業內人士拍手叫好。
知名互聯網金融平臺挖財網CEO李治國對騰訊科技表示,限制上市公司在互聯網金融領域跨界定增,實際上讓行業變得更加公平了,現在很多上市公司一窩蜂地為了融資炒概念是不可取的,這是忽悠股民。
“特別是有些公司如果光炒概念或者去借助上市公司高市盈率去融資再去砸過多的錢到一個還未被驗證的市場,反而會捧殺這個行業。那還不如讓他穩步發展,去融懂的投資人有耐心等待的錢,這樣大家相對公平,更有利于行業發展。”李治國說。
知名P2P平臺拍拍貸CEO張俊也對騰訊科技表示,目前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確存在一定的泡沫,監管收緊可以擠出泡沫,實際上是一件好事。
實際上,自從去年12月e租寶事件爆發以后,國內的監管政策就開始收緊了。今年4月14日,國務院組織14個部委召開電視會議,將在全國范圍內啟動有關互聯網金融領域的專項整治,為期一年。當日,國務院批復并印發與整治工作配套的相關文件。據悉,文件由央行牽頭、十余個部委參與起草。
在這份統領性文件之下,按照“誰家孩子誰抱走”的原則,共有七個分項整治子方案,涉及多個部委,其中央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將分別發布網絡支付、網絡借貸、股權眾籌和互聯網保險等領域的專項整治細則,個別部委負責兩個分項整治方案。
互金行業融資變得困難了
在全球經濟不景氣之下,美股市場不再走俏,而準備拆除VIE構架回歸A股的公司目前也面臨著監管門檻,紛紛排著隊等待上市。而美股公司歡聚時代的私有化甚至遭到暫停。
因此,對投資機構而言,目前無論是美元基金還是人民幣基金,其退出機制都不夠明朗。這樣一來,每一筆投資都變得更加謹慎。
據騰訊科技統計,目前主流投資機構在今年的投資數目均大幅減少,甚至以投資數量多著稱的紅杉資本、經緯中國、IDG資本和真格基金等也都出現了這一情況。
因此,毋庸置疑,互聯網金融行業的融資也變得更加困難了。對少數自身有盈利能力的互聯網金融公司而言,并不會受到太大影響。不過,絕大多數沒有盈利能力僅僅想依靠資本助推的公司將面臨巨大的危機。
挖財CEO李治國認為,對于造血能力較強的互聯網金融企業,相對有更好的選擇。“如果覺得VC出價還可以,就接受,不然就繼續自己做,也不至于差錢。現在大家都不燒錢,反而更健康一點。”
不過,并不是每家互聯網金融企業都有強大的造血能力。對該行業的絕大多數公司而言,監管收緊意味著冬天來臨,這些公司將面臨轉型或倒閉的風險。不過,對于自身發展規范和健康的“正規軍”公司而言,這意味著行業將更加健康和透明,因此春天也就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