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2016中國綠公司年會在濟南召開,年會上多位嘉賓參與了“互聯網:創造共享價值”的圓桌會議中,深度探討了如今火熱的共享經濟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參加圓桌會議的嘉賓包括優客工場創始人毛大慶,長江商學院副院長、戰略創新與創業管理實踐教授
廖建文,易到用車創始人、CEO周航,優步中國戰略負責人柳甄, 航美集團首席執行官郭曼,小i機器人創始人、董事長兼CEO袁輝,小豬短租創始人陳馳,WeWork亞太區董事總經理 Ole Ruch。
首先,毛大慶對于共享經濟進行了總結,講述了涉及共享經濟的9個方面,涵蓋了出行、空間、資金價值、知識教育、醫療健康、飲食、物品、公共資源、技能和社會化服務。

共享經濟中核心價值觀
在提到共享經濟的核心價值觀有什么不同時,嘉賓眾說紛紜。易到用車創始人&CEO周航表示,公司與司機建立起了平等的伙伴關系。柳甄表示邊際成本正在降低。廖建文認為移動社交、經濟發展和社會人權的消費觀念,三者共同促進了共享經濟。航美CEO郭曼認為移動互聯網時代帶來了降低效率增加規模的方式。小i機器人CEO袁輝認為,利他是共享經濟的核心。小豬短租CEO陳馳認為共享經濟使得逆中心化、個性化。如何將傳統企業的績效管理毛病改掉,從利己變為利他的公司。以前的共享是社會現象,現在的共享是經濟現象。未來20年在管理方式上與從前的工業化的管理方式會有很大改變。
Uber創新和發展
關于Uber的創新與發展,柳甄談到Uber連接了供給與需求,直白地說就是連接了司機與乘客,同時還有美食的需求、送包裹的需求。Uber一直在思考的事情是如何讓兩端實現更高效地連接。那么,效率連接如何讓兩端能夠實現更優質的匹配?Uber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推出了拼車服務。
個性化與建設共享經濟中的最大麻煩
在個性化問題方面,周航認為共享經濟的最大特征是供給端的非標準化,并且無法將個性化的服務變為工業化的服務。共享經濟應該有什么樣的新體驗一直是眾說紛紜,周航認為這種新的體驗必須提供有個性的,有驚喜感的服務。針對社會上一些對于共享經濟的吐槽,他認為這是由于公眾一直在以工業時代的標準去要求共享時代的文明。關于建立共享經濟最大的麻煩,陳馳認為建立共享經濟最大麻煩是在最開始受到用戶信任,以及實名制和信用體系的建立。關于共享經濟能夠標準化,小i機器人CEO袁輝認為共享經濟不能標準化,這是源于服務的行業領域不同,所執行的標準不同。
數據與行業競爭
在國外使用Uber時會將facebook的社交信息帶入進去,而國內割裂的社交是否會成為共享經濟發展的困難?柳甄認為是有區分的,Uber會根據司機開車速度對司機進行畫像。周航認為數據才能打開連接的關系。關于車的共享在今年是否有明確的突破?補貼的目的是為了搞死對方嗎?易到周航表示先保證不被友商打死,再去思考別的問題。柳甄認為政策還是比較樂觀的,并且希望能夠盡快將政策確定下來。
如今共享經濟開始影響我們的生活,而公眾對于這種新型的經濟形式也是褒貶不一。在共享經濟下享受到優惠的用戶成為了好口碑的傳播者,而一部分服務于共享經濟的人們則對其嗤之以鼻。時代在發展,經濟形式在改變,我們或許應該拋開從前的些許偏見,這樣才能真正地去體驗共享經濟給我們帶來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