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2015年的“寒冬論”,最苦最累的游戲CP們終于挺過來了,雖然2016年Q1上線的新品比2015年Q4降低了13.9%,但依然有3100款產品如期上線了,
DataEye數據中心行研師們,針對Q1移動游戲新品數據進行了深度解析,從新游市場情況、新游類型、新游題材、細分領域等多個角度來解讀新游市場。冬去春來,春暖花開,究竟凜冽的西北風是不是已經過去,溫暖的春風是否到來?

2016年Q1上線新游數量約3100款,較2015年Q4下降13.9%。
從2015年10月開始,新游整體數量呈現逐月下降的趨勢,在2016年2月單月數量達到最低,但在2016年3月恢復增長。

受春節假期影響,2016年2月國內手游市場發布新游數量大幅降低,當月新游的聯網方式和平臺類型均有一定的波動。
其余月份則維持常態的分布狀況,單機游戲與網絡游戲比例約為3:2;Android和iOS比例穩定在7:3至8:2之間;2D游戲和3D游戲比例約為4:1。

2016年Q1發布新游的國內廠商和海外廠商比例約為2:1。在春節假期,國內不少廠商均延緩了新游的發布,2月國內廠商數量較1月降低38.1%。
從發布新游的國內廠商城市占比上看,北京的游戲廠商數量占比逐月減少,深圳的游戲廠商數量占比出現小幅增長。

2016年Q1的單機新游中休閑益智類數量仍舊占據第一,其占比達63%。
對比2015年Q4,休閑益智類、射擊類、角色扮演類和棋牌類等類型的游戲數量明顯降低。

單機游戲中,敏捷類玩法游戲數量占據第一。 對比2015年Q4,消除、益智和跑酷這三類玩法依舊是Q1單機游戲中最為熱門的玩法類型。

2016年Q1的網絡游戲中,角色扮演類游戲、卡牌類游戲及策略類游戲為新游數量最多的游戲類型,其中角色扮演類占比已達45%。
相比2015年Q4,角色扮演類、射擊類和動作類玩法的新游數量有小幅增長,而卡牌類、策略類新游數量則較為穩定。

大型動作角色扮演類游戲數量依舊在網游細分玩法類型中處于領先地位。
對比2015年Q4,回合制數值卡牌類、回合制角色扮演類游戲數量在2016年Q1大幅降低,而復合型卡牌類游戲數量則大幅增長,其數量排名進入前十。

2016年Q1,輕度、中度和重度游戲比例約為5:2:3。受春節假期影響,2月重度游戲數量大量減少。
對比2015年Q4,輕度游戲各類型數量占比變化較為穩定。而冒險類取代塔防類進入中度游戲數量占比前三名,卡牌類游戲數量占比增幅明顯。重度游戲中,射擊類進入占比排名前三,角色扮演類游戲數量占比小幅增長。

2016年Q1發布的新游中,與明星產品高度同質化的游戲數量占比為26%,較2015年Q4大幅降低,手游市場同質化問題已有所改善。
從同質化游戲的聯網方式占比上看,網游比例高于單機,比例達55%。

新游同質化現象主要集中的游戲類型為MOBA類、動作類和射擊類。 對比2015年Q4,回合數值卡牌類和換裝養成類游戲的同質化現象已有大幅改善。

糖果粉碎傳奇、消滅星星、神廟逃亡等游戲是單機游戲對應玩法中最常被模仿的對象。
網絡游戲中,捕魚達人類休閑射擊、忘仙類大型動作角色扮演、時空獵人類橫版動作等玩法游戲的同質化仿品最多。

單機游戲中使用IP的游戲占比7%,正版授權僅為整體的3%,較2015年Q4變化不大。
網絡游戲中使用IP的游戲占比38%。其中三國、西游等公共IP占比為15%,較2015年Q4大幅增長。仍有14%的網游為非正版授權的IP游戲,但其數量占比較2015年Q4小幅降低。

單機中使用IP的游戲數量最多的為休閑益智類玩法的游戲,其數量占比為56%,較2015年Q4小幅增長。
從IP來源分布上看,單機游戲IP主要取材于動漫、游戲、影視和傳統文學等類型,其中動漫作品IP的新游數量占比和2015年Q4相比增幅明顯。

使用IP的網絡游戲中大部分為卡牌類和角色扮演類玩法的游戲,兩者合計占比接近80%。
IP取材來源方面以游戲、歷史名著、動漫作品、傳統文學等為主。與2015年Q4相比,以經典游戲為IP來源的網游數量占比大幅增長。

2016年Q1新游市場上仍存在不少盜用熱門IP的游戲。
在經典游戲IP中,魔獸世界、熱血傳奇、DOTA和英雄聯盟等IP最常被新游所盜用,但盜用IP的新游數量在2016年Q1已有明顯下降。
在動漫作品IP中,數碼寶貝、精靈寶可夢和火影忍者等日漫IP仍然被多次盜用。

未使用IP手游中,單機以都市及幻想題材為主,網游則以玄幻仙俠、都市、西方魔幻題材為主。

2016年Q1的電競手游中,各類型玩法游戲數量較2015年Q4均有不同幅度的降低,其中MOBA類游戲數量大幅減少,降幅約40%。
除了常見的MOBA、FPS等玩法類型外,創新型玩法的輕競技手游也開始出現在3月新游市場中。《部落沖突:皇室戰爭》因其卡牌、塔防、實時對戰相結合的復合型玩法及無PVE副本、全球同服1V1競技的設計,在大多數國家和地區都取得巨大成功。

2016年Q1,國內二次元新游中數量排名前三的分別是卡牌類、休閑益智類和角色扮演類游戲。
國產動漫、日本動漫和國內原創二次元等題材是二次元手游題材的主要來源。

2016年Q1的女性游戲中,以消除類玩法為主的休閑益智類游戲數量占據第一。
在兒童游戲方面,數量占比最多的是以兒童教育類玩法為主的休閑益智類游戲。
觀點一:新游開始拒絕同質化
隨著近幾年手游市場的爆發,越來越多的淘金者想在這個行業里撈快錢,簡單粗暴的“山寨”撈金行為導致手游行業競爭變得不規范和血腥暴力。去年整個手游市場同質化問題居高不下,根據DataEye數據中心2015年Q4新品洞察報告,當期上線的3600款游戲里同質化占比依然高達42%,這些同質化游戲大大傷害了玩家的游戲心情,也影響了原創游戲的良好發展,同質化現象嚴重制約著國內手游市場的發展。
大眼博士Dr.Eye表示,2016年Q1與明星產品高度同質化的游戲數量占比為26%,較2015年Q4大幅降低,手游同質化現象有所改善。中國游戲研發從業者終于開始直面同質化是自毀前程的事實,這個良好的開端讓Dr.Eye很欣慰。雖然一些熱門游戲類型還是同質化重災區,但良性發展趨勢已經呈現



觀點二:正版IP改編游戲數量占比上升,其中動漫IP和經典游戲IP最被寵愛
近幾年,各個游戲展會都在大談特談IP和影游聯動,IP交易也方興未艾,IP手游市場繁榮的背后,是知名IP被大量山寨、抄襲等嚴峻的問題。隨著各大IP正版獲授權方對侵權行為打擊力度的加大,新游中盜版IP現象有一定的改善,而手游IP市場也將逐步走向穩定化和規范化。
從Q1統計數據顯示,單機游戲中使用IP的游戲占比7%,正版授權為整體的3%,其中動漫作品IP的新游數量占比高達46%,而網絡游戲IP來源分布中,經典游戲為IP來源的網游數量占比28%,高居榜首。大眼博士Dr.Eye(嚴肅臉)表示以后需要正版IP授權的可以找他,他是混娛樂圈的。

觀點三:移動電競出現創新型輕競技玩法
2016年Q1的電競手游中,各類型玩法游戲數量較2015年Q4均有不同幅度的降低,其中MOBA類游戲數量大幅減少,降幅約40%。除了常見的MOBA、FPS等玩法類型外,創新型玩法的輕競技手游也開始出現在3月新游市場中。《部落沖突:皇室戰爭》因其卡牌、塔防、實時對戰相結合的復合型玩法及無PVE副本、全球同服1V1競技的設計,在大多數國家和地區都取得巨大成功。大眼博士Dr.Eye說了,沒什么是一個648不能解決的,如果不行,那就來兩個648!

觀點四:更多不同玩法的二次元游戲進入玩家視野
近年來,二次元作為手游細分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被反復提及,看似火熱的市場背后,真正能以“二次元游戲”身份獲得成功的產品屈指可數。而在2016年Q1的新游市場中,更多不同玩法的二次元游戲上架,獲得了較廣泛的關注。其中2016年Q1國內二次元新游中數量排名前三的分別是卡牌類、休閑益智類和角色扮演類游戲。
國產動漫、日本動漫和國內原創二次元等題材是二次元手游題材的主要來源。大眼博士Dr.Eye作為一個資深中二病,希望更多的ACG從業者打破次元壁壘。

趨勢五:女性游戲、兒童游戲等更細分的領域被挖掘
隨著移動游戲細分市場的發展,游戲對于不同用戶群體的深度挖掘已變得越來越重要,而同時,游戲的玩法設計也將變得越來越具有針對性。從2016年Q1新游細分市場概況來看,女性游戲中,以消除類玩法為主的休閑益智類游戲數量占據第一,在兒童游戲方面,數量占比最多的是以兒童教育類玩法為主的休閑益智類游戲。大眼博士Dr.Eye呼吁市場多出一些給他這種智商210年齡不到1的玩家玩的游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