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途研究院2016年4月15日報告(分析師
侯長海)互聯網家裝作為一項專業化程度較高的傳統行業轉型,終于迎來風口,在2015年爆發融資潮。互聯網家裝的興起,跨越式的開始解決用戶痛點,從信息不稱到被過長的服務鏈條拉高的客戶端價格,互聯網開始讓行業變得更加透明、產業鏈更加優化。然而家裝行業本身較為重資產,產業鏈覆蓋范圍也比較廣,很多企業只是披上的互聯網的外衣,中國互聯網家裝行業的發展尚處在初級階段。
速途研究院分析師團隊根據互聯網公開的市場數據和監測數據,綜合用戶調查取樣,解讀互聯網家裝行業在中國的發展現狀、發展趨勢。
萌芽中的互聯網家裝行業
(速途研究院制圖)
中國互聯網家裝行業已經開始萌芽,盡管從數據上看,互聯網家裝僅占整體行業的3.8%,與傳統家裝對比懸殊,但家裝行業本身傳統化氣息較重,用戶年齡層也相對偏大,轉型的過程任重道遠,不過從數據已經看出,在資本和創業者的推動下,互聯網家裝已經開始將整個市場撕開一個缺口,按照互聯網速度,消費者對于互聯網家裝的認知度將會很快提高。
互聯網家裝市場增速加快
(速途研究院制圖)
家裝行業作為一項重資產、高客單價的行業,在國內有著萬億級別的市場,在互聯網的大潮沖擊下,早早就開始了轉型,然而由于行業本身鏈條冗長,創新速度較慢,早起的市場發展增速并不快,從2014年始互聯網家裝開始收到資本重視,2015融資潮再次爆發,市場規模達到1612億元,預計在今年市場規模將達到2653億。
互聯網家裝融資潮爆發
(速途研究院制圖)
互聯網家裝之所以融資爆發期,和當下大的互聯網商業環境密不可分。在互聯網產業發展早期,用戶對于互聯網服務的應用并不全面,而家裝作為重資產并且相對于家庭來說幾乎是非常重要的服務之一,并不容易很快取得用戶信任。而當下從支付到技術等互聯網的新一代基礎設施已經開始步入成熟應用,家裝行業也到了變革之時,拔地而起的互聯網家裝企業們受到資本垂青。
大部分企業處于發展初期
(速途研究院制圖)
從去年的互聯網家裝企業的融資輪次上看,77.1%的互聯網家裝企業處于創業初期,融資階段都在A輪以前,超過B輪的互聯網家裝企業僅占22.9%。意味著整個互聯網家裝行業雖然已經走向快速發展的道路,但從經驗上看,此時互聯網家裝行業的服務模式、運營模式還遠沒有達到成熟的狀態,在2016年互聯網家裝行業將會繼續爆發,但領先企業會開始迅速被大眾認知。
用戶集中分布在一線城市
(速途研究院制圖)
互聯網家裝行業也在加快推動大眾的認知,從宣傳策略上看,一線城市通常是互聯網產業將要攻陷的首要目標。大量的年輕人聚集、豐富的輿論環境,能夠讓優秀的互聯網服務在此快速拔地而起。數據顯示互聯網家裝用戶大部分集中在以北上廣深為主的一線城市,但由于當下整體互聯網家裝的行業的用戶數量不大,各城市的差距并不明顯。
互聯網家裝用戶滿意度
(速途研究院制圖)
互聯網家裝行業畢竟還處于發展初期,從用戶滿意度調查看出,36.8%的用戶對使用過的互聯網家裝服務并不滿意,已經超過了調查總用戶的三分之一。盡管互聯網的應用已經開始著手解決整個家裝行業痛點,但由于行業本身牽扯的人力、物力資源較多,產業精化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還有較多問題有待解決。
互聯網家裝領先企業分析
土巴兔于2008年創立,C輪融資兩億元,作為國內較大的互聯網家裝平臺,土巴兔作為平臺為裝修團隊和設計師設計師們搭建起橋梁,成為業主與家具建材經銷商、裝修公司、設計師、工長的中間平臺,擁有中國唯一的裝修知識在線圖書館,且企業標志很有辨識度。
2015年,齊家網首推互聯網裝修新方式——裝修2.0,為互聯網裝修重新定義行業標準,對用戶提供一整套的解決方案,并且從個性化的服務中促成標準化,幫助業主實現輕松、放心的家裝體驗。
惠裝基于惠裝網和惠裝app,提出“比裝修公司省40%”這一概念,力爭顛覆傳統裝修和傳統裝修行業的互聯網行為。并且作為互聯網家裝企業,惠裝也首度在營銷模式上發力,前不久刷屏的紙媒懸念營銷,正是惠裝的手筆。
愛空間創立于2014年,雖然創立時間較晚,但愛空間一直把互聯網家裝標準化作為自己的首要目標。而愛空間作為雷軍順位資本投資的企業,天然的就受到了互聯網界的關注,其潛力也被大眾無限看好。
有住作為海爾集團旗下公司,有著海爾家居背后的強力支持。有住旗下主營兩大系列產品,一是面向個人用戶的精裝產品——”百變加”,二是為國內各大頂級地產商(如萬科、恒大、龍湖等)提供的商業裝修解決方案——”ideahome”。
速途研究院分析師侯長海認為,互聯網家裝雖然客單價很高,坐擁萬億市場,但服務頻次低、鏈條冗長,在傳統模式中本身就存在著大量偷工減料、各環節私自牟利的現象,用戶好評度差。雖然互聯網在改造行業,但也很難一蹴而就,且大量傳統家裝只是披上互聯網的外衣,模式本質變化不大,互聯網家裝當下剛剛爆發融資潮,服務模式的成熟還需假以時日,但隨著市場興起,資本和互聯網巨頭們已經開始重視,與家居產業鏈的整合將會是未來的趨勢之一,個性化和標準化將會是行業內競爭的關鍵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