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在經歷一兩年的爆發式增長后,眾籌模式的前景正遭遇越來越多質疑。有數據顯示,盡管眾籌行業籌資額不斷攀升,但與此同時,倒下的眾籌平臺也一個接一個。2015年全年,國內至少有40家眾籌平臺倒閉……眾籌模式真的快走到盡頭了嗎?
這是一個有著GoPro廣告風格的宣傳視頻:在浩瀚無際的大海旁邊,一個戴著黑色墨鏡、身穿白色T恤的男子站在巨石上大手一揮,幾乎比手掌還小的無人機便一躍而起,飛向遙遠的天空。這是深圳市盛祥科技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盛祥科技”)推出的安果掌飛自拍無人機在京東眾籌發起頁上的宣傳視頻。
即使是無人機“小白”用戶,看到這樣的精彩畫面也很難不為之所動。該項目原本計劃眾籌100萬元,最終卻以350萬元的成績超額完成任務;此前在美國第二大眾籌網站Indiegogo上,安果無人機也完成了331萬美元的巨額融資。
但遺憾的是視頻僅僅是視頻。
這款無人機發貨后,遭遇國內外眾籌用戶一邊倒的指責,在諸多產品細節上涉嫌虛假宣傳。
除了安果,在美國的Kickstarter、Indiegogo等眾籌平臺上,還有Cabin、Wicoz、Trasense等多家來自中國硬件公司的項目和產品均被海外網友指責。這些公司比安果更過分的是,當它們在Kickstarter等眾籌網站上取得成功后,竟讓眾籌者等待數年之久,至今仍未發貨,最后遭致外國網友一片罵聲,諸如“道歉”、“垃圾”、“騙子”、“退款”這樣的字眼在眾籌平臺上隨處可見。
事實上,在經歷一兩年的爆發式增長后,眾籌模式的前景正遭遇越來越多質疑。有數據顯示,盡管眾籌行業籌資額不斷攀升,但與此同時,倒下的眾籌平臺也一個接一個。2015年全年,國內至少有40家眾籌平臺倒閉,26家眾籌平臺轉型。
眾籌模式真的快走到盡頭了嗎?
一款嚴重縮水的無人機“iPhone同款鏡頭,紅外避障、GPS自動跟隨,一鍵起飛降落,實時圖傳,外形小巧,只有120mm的軸距,碳纖維槳葉,還可以購買10000毫安的移動電源。”這是安果眾籌項目的相關介紹。

在一系列華麗辭藻之下,諸如“精巧設計,科技創造不可思議”、“行業顛覆者,360度隨性抓拍”、“我們進行了充分的可行性研究,從設計到生產,力求每一步都趨近完美”。安果無人機創下了他們想要的眾籌奇跡,同時獲得深圳市政府科創局的“無人機專項基金”支持;2016年1月,安果還請來了賈乃亮為其產品進行代言,成為無人機首位明星代言人。
盛祥科技副總經理屈杰還曾表示,該公司已經簽約“首創證券”等多家專業機構,啟動了上市程序,計劃2016年內在新三板掛牌,將會是新三板唯一的無人機掛牌企業。公開資料顯示,盛祥科技此前已宣布完成2000萬元的Pre-A輪融資,由松禾資本聯合京東金融和焦點創投共同投資。
然而,眾籌參與者圍繞安果無人機的指責始終沒有停止。從諸多網友收到的安果無人機產品來看,其實際質量的確非常糟糕。
一位安果無人機眾籌參與者向騰訊科技表示,其收到的無人機存在多處與產品宣傳不符的情況,而絕大多數眾籌參與者的情況與他幾乎一致。
就目前來看,安果無人機主要存在以下欺騙用戶的問題:
1、移動電源眾籌頁面顯示10000毫安,實際到手5000毫安。后來有網友投訴到京東眾籌之后,安果又出了一個處理方案,稱“10000毫安的移動電源體積太大,怕買家攜帶不方便,那就給客戶兩個5000毫安的吧!”
一位網友這樣評論——“我付了錢準備買個奔馳,結果4S店來電話告訴我,一輛車不方便,我們為客戶著想,現在為了你出行方便,給你兩輛雅閣吧!”
2、GPS搜不到信號,即使在開闊地測試很久也會顯示GPS異常;
3、眾籌頁面顯示是碳纖維槳葉,實際到手是塑料的。在被網友逼問之后,官方解釋稱碳纖維槳葉硬度過大,形狀不利于飛行穩定。
4、備受指責的還包括電池接口需要手動拔插,每次飛行前插好,飛完必須拔開接口,為此,安果還專門配了一個塑料鑷子用來把線捏出來和塞進去。
有眾籌參與者質疑安果無人機方面涉嫌虛假宣傳,屬于惡意騙錢。“隨意修改材質和性能縮水,完全沒有在發貨前通知眾籌買家,而是在買家收到貨自己發現問題之后才迫于現實承認。”
有網友稱,迫于用戶以及京東方面施加的壓力,安果無人機最后不得不發布公告稱,要是眾籌用戶不滿意,可以選擇退貨,但是運費需用戶自理。
實際上,不只是在京東眾籌,安果無人機此前在美國第二大眾籌網站Indiegogo進行的眾籌也同樣遭遇一邊倒的吐槽。
據悉,安果無人機在Indiegogo上完成了331.7229萬美元的巨額融資,這一數額是在京東眾籌上眾籌金額的數倍。
不過,如出一轍的是,在該眾籌頁面以及安果無人機(Onagofly)的Facebook頁面上,不少國外網友忍不住對安果的無人機產品進行吐槽,甚至有眾籌參與者要求退款。
“對付這款無人機最好的辦法就是直接將它拋到空中或者用棒球棒擊打,這樣你就不用去考慮它到底有沒有失靈。”Facebook網友Bruce
Teel跟帖表示,安果無人機完全就是個“笑話”。

零度無人機的CEO楊建軍向騰訊科技表示,隨著眾多無人機跳票或者發質量不過關的產品,眾籌無人機已成“不靠譜”的代名詞。“這應該會影響到其他廠商后續在海外進行眾籌。”楊建軍說,包括零度在內的很多廠商都不會再考慮眾籌。
星圖智控CEO張慶旗也告訴騰訊科技,此前Zano無人機的倒閉已經給整個行業帶來了不小的負面影響,加上后續的無人機廠商遭到海外網友質疑,對無人機行業無疑是雪上加霜。他表示,星圖蜻蜓無人機原本很肯定要做海外眾籌,但目前他有些猶豫,仍在觀望中。
中國硬件公司如何忽悠了海外支持者在美國的Kickstarter、Indiegogo等眾籌平臺上,擁有不少來自中國硬件公司的項目,不過,令人遺憾的是,多家中國公司均被海外網友吐槽。
這些公司比安果更過分的是,當他們在Kickstarter等眾籌網站上取得成功后,竟讓眾籌者等待數年之久,產品至今都不發貨,最后遭致外國網友一片罵聲,諸如“道歉”、“垃圾”、“騙子”、“退款”這樣的字眼并不少見。
1、Cabin被催促兩年后才開始發貨

來自中國深圳的HEVO
LABS團隊曾于2014年7月在Kickstarter上發起了一個名為“Cabin”的項目,其中包括了一款iPhone專用的充電轉接口,它可以讓iPhone也擁有與Macbook相似的充電接口,從而更簡便地為iPhone手機進行充電。
該眾籌項目發起后,有2422名支持一共籌集了18萬美元。
然而,他們怎么也不會想到,等了兩年始終杳無音訊。在該眾籌頁面上,用戶的吐槽堆滿一頁又一頁。直到最近幾日,才有少數網友在眾籌頁面上表示,自己終于收到了貨。
2、Wicoz欠美國眾籌者一個道歉

因為在給自己家的小孩喂奶粉時覺得太麻煩,李澤暢決定自己做一個智能沖奶粉機,并為此成立了一家公司,名叫“深圳維可智嬰科技有限公司”,英文名“Wicoz”。
李澤暢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在公司成立之初,他們就引入了一個本土的美國人來負責品牌和戰略方面,希望從產品的設計到外形都能夠符合歐美人的審美標準。在他的規劃中,首先會將目標先放在美國市場,過段時間再進入國內市場。
2015年1月,Wicoz公司帶著產品Milk
Nancy正式登陸Kickstarter進行眾籌,并成功從343名支持者手中籌集了12.0884萬美元。
然而,時至今日,Milk
Nancy都還沒有任何發貨的消息。“隨著Wicoz的無休止拖延,自己的孩子也已經長大了,如今已經不再需要沖奶粉機。”一位父親在該眾籌頁面評論表示。
“有誰收到過一次道歉嗎?”這是Wicoz眾籌頁面上的最新一條回復。
3、Trasense手環雖已發貨,但通篇差評

深圳市親情互動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智能可穿戴設備產品和移動醫療產品的公司,該公司主打產品包括TRASENSE Watch和Trasense
Movement運動手環等。
眾籌項目資料顯示,Trasense
Movement運動手環可以檢測睡眠、計步、與手機連接,采用非常精準的能耗技術,可以推算出運動所燃燒的卡路里,讓人們在一天的運動量都可以直觀的顯現出來。
去年6月,Trasense Movement登陸Kickstarter進行眾籌,并成功從1013名支持者手中籌集了3萬美元。盡管Trasense
Movement很快便開始發貨,不過,收到手環的眾多眾籌參與者都認為這款手環做得很差,甚至有不少用戶稱“從來沒有遇到過這么爛的產品”。
4、前百姓網聯合創始人主動退款

不過,在眾多中國硬件公司都被國外網友唾罵的同時,也有少數公司得到尊重。
2015年夏天,前百姓網聯合創始人李佳再次創業,瞄準智能硬件領域,成立Nonda(能塔)智能硬件公司,推出蘋果筆記本外接硬件產品Hub+。
Hub+在美國眾籌平臺Kickstarter進行眾籌,吸引了超過8000人參與,眾籌資金88萬美元,刷新了中國公司在美國眾籌的最高紀錄。
不過,在眾籌結束后,李佳發現無法及時發貨,于是主動承諾向支持者退款,并告知眾籌參與者留下收款方式。在Hub+的眾籌頁面上,眾多網友對李佳的決定表示感謝。
眾籌模式已經走到盡頭
2015年12月27日。這是知名眾籌平臺點名時間最后一個項目的上線時間。
這一天,比點名時間創始人張佑的想象要來得更快。三個月前,他還在接受采訪時對自己的項目表達了十足的信心。
2011年初,張佑創立了眾籌平臺“點名時間”,隨后便成為眾籌行業的領軍者。然而,不久后,隨著競爭對手不斷涌入,好的項目越來越難找,加之用戶對眾籌認知度還是太低,商業模式不清晰,點名時間遇到了極大的發展瓶頸。
2014年,張佑決定放棄眾籌模式,轉而打造智能硬件首發平臺,但轉型并沒有成功,張佑很快又將平臺轉型,再次回歸眾籌,最后的結局如我們所見。
點名時間的倒下只是眾籌行業的一個縮影。有數據顯示,盡管眾籌行業籌資額不斷攀升,但與此同時,倒下的平臺也一個接一個。2015年全年,至少有40家眾籌平臺倒閉,26家眾籌平臺轉型。
據網貸之家與盈燦咨詢發布的《2015年全國眾籌行業年報》顯示,2015年全年,全國眾籌行業共成功籌資114.24億元,其中,產品眾籌籌資最多,為56.03億元,占籌資額的49.05%;其次是非公開股權融資(俗稱“股權眾籌”),占比為45.43%。
在非公開股權融資方面,去年全年擁有平臺數超過130家,不過,盡管有如此多的創業公司加入,但估值能夠做到5億美金以上的公司僅有京東私募眾籌和36氪股權眾籌。不過,這并不能證明其本身的商業模式已經取得成功,二者分別是站在強大的京東集團和螞蟻金服肩上而催生出的高估值。
在產品眾籌領域,2015年,京東眾籌籌資額超13億元,淘寶眾籌籌集了10.7億元,蘇寧眾籌籌集金額3.6億元,三者占據了近50%的份額。
不過,有分析人士認為,上述三者并不是純產品眾籌,而是基于已有的電商平臺,做產品預售和營銷,其本質并不是眾籌,而是一種電商的衍生。
一位不愿具名、曾多次發起淘寶眾籌項目的人士表示,眾籌用戶的黃金嘗鮮期在2015年上半年,之后就熱度不再。“目前而言,太多人對眾籌的概念一無所知。”
前不久,某股權眾籌平臺的一位市場總監選擇離開,并加入了一家創業公司,談及離職原因,他覺得整個行業停滯不前,很難讓人看到希望。
“我覺得整個股權眾籌已經差不多到頭了,發展了這么久到目前仍然難以看見曙光,至少短期很難再有大的突破。一方面可能是股權眾籌本身的周期很長,至少要一年以上才能看見回報;另一方面,真正好的項目又不會選擇去做股權眾籌,而是直接拿機構的投資,因此股權眾籌平臺拿到的都是次級項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