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才短板,如何吸引并留住優秀人才”是所有嘉賓一致強調全球化亟待解決的問題。

3月23日,博鰲亞洲論壇2016年年會今日在海南博鰲開幕。中央匯金副董事長李劍閣,長江商學院院長項兵,沃爾瑪亞洲總裁Scott
Price,聯合利華董事長泰斯庫等嘉賓參加了題為《無國界企業:如何成為優秀的全球化公司》這場論壇。
當騰訊科技向這幾位全球化企業領袖提問“真正讓他們印象深刻的全球化中國企業有哪些?”時,現場四位外賓都不約而同談起了全球化起步較早的華為和聯想。
沃爾瑪亞洲總裁Scott
Price回應說,華為給他的印象比較深。另外熟知的中國品牌是聯想,聯想收購美國IBM之后,一系列整合得不錯,他認為,與收購過程相比,收購方來自哪個國家并不顯得那么重要。
聯合利華董事長泰斯庫表示,不少中國企業打贏了中國市場,以為就能在全球市場立足,如果收購一家公司后,完全不去經營好它,那么這是非常危險的做法。
長江商學院院長項兵補充道,華為是全世界唯一一家在開拓國際市場時,仍派中國高管管理的公司。
有趣的是,幾位外賓都沒有提及BAT,小米,復星,萬達,大疆等通過投資并購或其他途徑實現全球化的品牌。
“人才短板,如何吸引并留住優秀人才”是所有嘉賓一致強調全球化亟待解決的問題。中央匯金副董事長李劍閣稱,李嘉誠投資的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正在嘗試培養國際化人才。
項兵表示,中國企業即便吸引到了全球管理團隊,如果公司系統駕馭不了,還是會有挑戰。他稱印度人在全球公司中一把手挺多,但具備全球管理經驗,有全球視野的中國人卻不如印度人多,這一現象在硅谷尤為明顯。
現階段,全球化似乎已經成為了很多中國企業尋求新一輪增長的必然選擇。正如百度國際事業部總經理胡勇此前接受騰訊科技專訪時所言,中國企業在全球捕捉機遇,打探需求,滿足需求,尋找最好的資源,最優質的人才很重要,同時也要用全球化的思維,資金,市場來反哺自身,從而提高自身在全球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