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股很是熱鬧。
3折發行價退市私有化的風波未平。另一廂,網易今早發布2015年年度未經審計財報。財報顯示,2015年網易凈收入為228.03億元人民幣(35.20億美元),較2014年的117.13億元大增96.7%,創歷史新高。
在破發、腰斬成中概股在美股“新常態”的趨勢下,網易稱得上是中概股在華爾街的異類。從2014年12月31日的99.14美元到今年2月24日的159.90美元,短短一年間網易股價就上漲超過了60%。就在幾天前,美國投資公司天灝資本(T.H.
Capital)還將目標股價從146美元調高至168美元。
正當中概股集體因“被低估”而逃離華爾街時,網易在納斯達克的股價卻一直穩如泰山,緩步走著上坡路。一向低調少語的網易,為何在華爾街如此受寵?
華爾街中概股冰火兩重天
華爾街不懂中國,中概股股價被嚴重低估,這是眾多私有化公司最頻繁講述的資本故事。
2015年以來,私有化就像一股浪潮般席卷了半個互聯網圈。一連30多家中國互聯網公司宣布私有化。2015年初,A股耀眼的資本光芒和妖股的先例讓中概股們不淡定了。相比于A股的熱烈,美股的冷淡不免讓人失落。
事實上,中國互聯網巨頭們在美股的日子也確實不好過。股價一路下行或過山車式震蕩已成為司空見慣的常態。


如果說中國股市神話的破滅是始料未及的,那么華爾街中概股的前景早在2014年就露出了端倪。2012年到2014年間,中概股在美上市是多么牛氣的一種存在。但從2014年開始,中概股就開始走下坡路。14只在美國上市的中國科技公司股票下跌超過50%。直至目前,30多家企業選擇退市,其中就包括幾只曾經的妖股。
然而,在美股和A股都動蕩飄綠的情況下,依然有中概股公司在逆勢生長,網易便是最為典型的例子。

早在今年1月,美國《投資者商業日報》就曾發布2016年第一期IBD50強股票榜單,2015年業績和股價都創下歷史新高的網易超越Facebook登頂榜首。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同樣是中概股,在華爾街的待遇卻如此不同。過去一年,網易憑什么一枝獨秀?從2015年的財報中我們也許可以窺出端倪。
產品與用戶才是資本市場的最優開局
中概股在美受冷,原因真是華爾街不懂中國?
對于較為成熟的美股來說,故事和概念都需要踏實的市場前景作為支撐。有人曾調查過投資并購與股價之間的關系,發現企業在宣布市場性合作伙伴時,比起技術型伙伴更會讓股價有消極的不確定性。顯然,華爾街更相信技術和產品。
而網易正是華爾街偏愛的類型。在以資本擴張為驅動的外生長方式之外,網易兀自遵循著一種以產品和口碑為主導的內生長路徑。與眾多互聯網企業不同,網易并不熱衷于眼花繚亂的投資并購,而是更喜歡在內部嘗試各類業務,將業務版圖掌握在自己手里。不管是游戲、新聞、云音樂、郵箱、公開課還是跨境電商網易考拉海購,網易系產品幾乎都是內部親自操刀。
產品收獲了不錯的口碑之外,網易的盈利能力也不容小覷。2015全年度財報顯示,網易2015年凈收入為228.03億元人民幣(35.20億美元),同比增長94.7%;凈利潤67.35億元人民幣(10.40億美元),同比增長41.6%。網易2015年凈收入與凈利潤均超公司歷史新高。其中在線游戲業務是網易名副其實的現金牛,以173.14億元人民幣為網易貢獻了近76%的總營收。相比于2014年的92.6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86.9%,增勢十分生猛。
最為亮眼的莫過于移動游戲業務。這一年網易在移動游戲市場的崛起,甚至讓業內都流傳出了“網易年”一說。2015年,網易進入全球游戲公司收入榜前十名。
無論是老牌起家的端游亦或是厚積薄發的手游業務,網易游戲的精品體系已經獨成一體。重磅產品如《夢幻西游》手游和《大話西游》手游在2015年長期霸榜蘋果暢銷榜前二席位,口碑新品如《花語月》也被評為香港、臺灣地區iPad2015年度精選游戲,《亂斗西游2》入選港臺地區Google
play2015年度最佳游戲。眾多自研大作的成功,也讓網易獲得了2015年中國區唯一的蘋果與谷歌雙平臺頂級開發者殊榮。
移動游戲在市場和口碑上的雙贏,也進一步論證了網易以產品和用戶為導向的行為模式。在產品的研發上,網易投入的時間普遍比業內要長。這一點曾被外界解讀為“慢”,然而2015年網易的業績也恰恰證明了,這些投入了更多的精品,也能為公司貢獻更長的生命周期和營收。
大格局已定,小格局角力
近日,又有一批互聯網公司將陸續公布年報,成績拭目以待,但沒有懸念的是:2015年,曾一度信奉故事比產品更值錢的資本市場開始回歸理性。妖股退位、神話褪色,大餅滿足不了市場,資本也逐漸看清高調和浮夸背后的虛弱。
股票市場最靠譜的還是遵循價值投資。對于真正優質的公司而言,越是公平的市場,股價就越不會被一直低估。事實上,對于一個立足于長遠發展的企業來說,一時的估價和市值也并沒有那么重要。不同資本市場的溢價能力和企業的發展之間并沒有絕對的聯系。歸根到底,只有著眼于用戶和產品,才能為企業創造可見的市場前景。
對于一向悶聲發大財的網易來說,最可怕的恰恰是其“居安思危”的競技宣言。巨頭尚且如此,中小公司則更需在產品和用戶上角力,挖掘出真正的核心競爭力。2016年,游戲行業大格局或已確定,主力廠商仍將是新年這一局的大東家。然而,在大格局之下,仍將出現更多的變數和機會。謀定而后動,布好自己的小局將是巨頭以外公司的求生之道。
歸根究底,無論在怎樣的行業大勢下,立足于產品和用戶的競爭規則不會因強弱而更改。做好產品總不會錯,其實,能做好產品已是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