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8年電信行業大重組之后,移動、聯通、電信三足鼎立的格局維持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直到2014年,工信部引入民資進入通信市場。近兩年來,虛擬運營商這條“鯰魚”不斷成長,通信市場格局正在發生著新變化。

截至11月底,虛商用戶總數已經達到1789萬戶,占全國移動用戶數的1.4%,凈增用戶份額為47.3%。雖然虛商在發展過程中,仍然面臨批零倒掛、碼號資源不足等問題,但通過堅持創新,并與基礎運營商相互協調,虛商的發展呈現加速趨勢,用戶規模突破100萬,用了6個月,從1000萬到2000萬只用了4個月。隨著通信業的改革不斷深入,鐵塔公司的成立使得“網運分離”成為可能,未來通信市場將會呈現開放式格局,虛商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近半新增用戶選擇虛商卡
虛擬運營商作為通信行業的新兵,在用戶總量上必然無法與基礎運營商相提并論,但有一個數據十分醒目。目前虛商凈增用戶份額為47.3%,也就是說幾乎每兩個新用戶中,就有一個選擇了虛商卡,這反映了虛商對于新用戶的獨特吸引力。如果說存量用戶代表了通信行業的現在,那么新用戶代表的就是通信行業的未來,虛商把握住了未來,就有了發展的土壤。
憑借針對細分市場的差異化經營,虛商滿足了用戶的個性化需求,從而獲得用戶的喜愛。比如蝸牛移動率先推出的無套餐、不清零概念,阿里通信的語音流量相互轉化,京東通信購物送資源等等,都為通信行業提供了創新的模式,為一成不變的通信市場帶來了新的變化,也給用戶帶來了更多選擇。
現在,用戶被動接受的時代已經過去,虛商企業,尤其是來自互聯網的虛商進入通信行業,為行業帶來了互聯網思維,更多的特色增值服務被融入到了通信產品中,像是蝸牛移動的游戲特權,優酷移動的視頻會員,蘇寧互聯的專享特權等等,這些增值服務得到了市場和用戶的認可,可謂是得民心者得天下。
千萬級虛商可期
如今的虛擬運營商已經從攪動市場的“鯰魚”,逐步發展成為了通信市場的新生勢力,尤其是排名前列的虛商,不少都已經探索出了合適的發展道路,逐漸步入正軌。
目前虛商中排名前十的企業,占據了總用戶數的88%,有六家虛商的用戶已經突破了100萬,其中用戶最多的蝸牛移動,已經發展用戶近420萬。能夠在一個國家發展四五百萬用戶,放在國際上比也算相當多的。而在中國由于人口基數大,通信覆蓋率高,未來中國虛商有望發展成為國際領先的大型虛商。
近日工信部出臺了移動轉售批發價調整指導意見,未來批零倒掛、碼號資源不足等問題有望得到解決,2016年,千萬級虛商或將誕生。
虛商勢力的崛起,對通信市場和基礎運營商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對市場競爭格局起到了優化作用,可以說既是壓力也是機遇。
由虛商率先推出的無套餐、流量不清零、多用戶共享、語音流量互轉、流量銀行等方案,間接推動了基礎運營商提供類似服務。從運營商公布的數據看,去年10月起推行流量單月不清零,確實對其營收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但虛商的創新也促進行業加快發展,繁榮了市場,比如中國聯通前11月虛商合作伙伴凈增用戶數超過了1400萬,這也間接地抵消了聯通用戶數持續流失的影響,保證了聯通在網用戶數的凈增長,形成了雙贏的局面。
通信業改革定新格局
進入2016年后,虛擬運營商正式牌照即將發放,虛商將贏得更大的發展空間。預計2016年虛商用戶總數將達到4000萬,產業融合也將進一步深入,虛商這股新勢力必將更加發展壯大。
近兩年來,通信業改革變動再起,并且正在不斷提速,引入民營資本,成立鐵塔公司,讓實現“網運分離”成為了可能。未來,基礎運營商可能會成為純粹的服務商,與虛擬運營商、互聯網企業同臺競爭,形成一個平等、開放的通信市場新格局。